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4版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07日
又是一年秋来到赏景研学正当时
——我市中小学开展个性化秋游研学活动

贵池区池口小学的孩子们在挖红薯的过程中感受泥土的芬芳,体验劳动的快乐。


近日,贵池区人民路小学开展户外拓展农耕实践活动,孩子们用双脚丈量家乡的土地,用双眼观察家乡的变化,在劳作中寻根乡愁。


在杏花村窥园,贵池区池口小学的孩子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饶有兴趣地观赏、了解每件民俗展览品的知识与文化。

  □记者 唐馥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次秋游、一次研学,对中小学生的成长益处良多。

  最近一个月秋高气爽、天气晴暖,成为我市中小学生秋游的高峰期。在这个美丽的秋天,全市中小学纷纷组织秋游活动,让广大学生走出校园,把课堂搬进大自然,通过行走的课堂,让孩子们“研有所思、学有所获、旅有所感、行有所得”。当书本中静态的知识转变为动态的体验,一切都变得更鲜活、有温度。

  日前,贵池区齐山小学开展乡情教育活动,组织部分年级的孩子来到齐山公园,“寻岳飞精神,筑忠孝之魂”。公园里的岳飞广场是翠微寨故址,屹立着民族英雄岳飞的雕像,他一手牵缰,一手提剑,行走在战马右侧,栩栩如生、英勇威武。听着老师讲述的岳飞为渡江抗金曾驻兵安徽贵池齐山,练水师于平天湖,孩子们既激动又震撼,争先恐后地提问:“老师,岳飞在平天湖怎么练兵呀?”“他喜欢齐山吗?”短暂的研学活动,让孩子们对家乡的历史文化有了进一步了解,激发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不少学校分年级、主题、线路开展秋游。如贵池区城西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去三台山公园、烟柳园公园等地感受家乡美景,高年级孩子去博物馆、湿地公园、杏花村等地参观、体验。各校不约而同将秋游与课程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自然风光、人文古迹中学习实践,丰富学习体验,优化学习效果。

  不少家长提出,希望学校组织的秋游能给孩子们带来更多体验感、获得感。怎样才能让秋游不再是简单的外出游玩?记者发现,不少学校给出的答案是增加“游”与“研”的内涵,组织不同主题的户外实践活动。

  日前,贵池区祥云路小学组织了一场“‘童’拾秋意、‘趣’游池州”户外实践活动。在美丽的天堂湖公园,孩子们画秋景、颂秋天,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贵池区池口小学开展秋季实践活动暨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其中,五年级师生来到杏花村景区,开启一段文化研学旅程。孩子们参观牧之楼、,欣赏名俗物品展览,体验投壶游戏和挖红薯……通过深入挖掘杏花村的文化资源和历史底蕴,为孩子们普及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提升了他们的劳动素养和能力。

  贵池区朝阳小学则组织科技体验小组的孩子们开展西山焦枣研究科技体验活动。孩子们曾于阳春三月在学校实验园种植了西山焦枣。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西山焦枣相关知识,学校利用这次秋游,带孩子们来到棠溪镇西山村枣里红焦枣种植合作社“取经”。孩子们围着技术专家檀平叽叽喳喳问个不停,檀平耐心地带领孩子们边参观边讲解西山焦枣的生长环境、栽培管理、生长过程、加工工艺及质量特色等科学知识。在焦枣种植基地,孩子们在自己认领的枣树上挂心愿牌,在内心种下科学的种子。

  “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落实‘五项’管理和‘双减’政策要求、把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衔接的创新形式,实现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升中小学生自理能力、团队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市教体局德育处负责人认为,秋游研学让孩子走出校门,奔赴自然,体验乡土民俗,感受社会发展,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涵养思想品德。当然,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必须要进行预先设计,要体现安全性、教育性、实践性、公益性原则,要严密组织活动,责任到岗到人,确保安全、规范、有序。


Copyright 2023 池州市传媒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566-2316660 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566-2029950 举报邮箱:czxwwyx@163.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6-2029950 地址:池州市贵池区长江南路与石城路交叉口广电大楼 机关纪委的电话:0566-2029950

版权所有:池州市传媒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4120220004 联系电话:0566-2317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