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11日
打通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
本报讯(通讯员鲍乐轩)近年来,我市以残疾人协会建设为主线,推进助残服务向近距离、网格化、精细化延伸和发展。截至目前,全市三县一区、56个乡镇(街道)均设立残联,682个村(社区)均设立残协,实现了村(社区)残协建设全覆盖,打通了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来,市残联着力从强化和提升村(社区)残协服务能力入手,以实现联系和服务残疾人“一个不能少”为目标,将残协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落实残协办公场所、电脑等必要设施;整合基层公共服务资源建设基层残疾人之家“工作站”,为残疾人提供辅助性就业、康复体育、日间照料等服务。村(社区)残协立足村情,盘活闲置集体资产,培育辅助性就业机构、残疾人康复体育示范点;推选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等为残协专职委员;完善残疾人档案,建立考核机制,对年度考核优秀的专职委员进行表彰,对服务意识差的予以退出。
同时,市残联开展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加强困难残疾人家庭入户访问,组织助残志愿者协会常态化为困难残疾人上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