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7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1月12日
引水渠
张健
  冬日夕阳的余辉照耀在乡野田间。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呼吸着掺杂着泥土与植被芳香的新鲜空气,顿感沁人心脾,享受乡村特有的宁静,感受村民的纯真朴实,体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村生活。
  步入中年的我,工作、生活平平淡淡。工作中的热情、生活中的激情,慢慢消退了,犹如晚霞般只剩落日余辉的美丽。走着、走着,天慢慢变暗了,但我心中还是向往一片光明。
  透过灰暗的夜色,看见远处有一个人影在晃动,手上拿着工具,重复弯腰,直腰,一会儿向前走,一会儿后退着,让我心中一阵好奇。我慢慢地走了过去,快到跟前时,把脚步声音放大些。老人家听到脚步声,回头看了一下我,继续做自己手上的活。老人家在修引水渠,只见他修的渠,宽窄相等,两边光滑匀称,修得非常直,就像用机械修出来似的。用铁锹铲土往前覆盖,铲上几锹土,简单拍实压实,后退两步,再仔细修整,完全不用拉线,渠修得又直又均匀。
  我递上一支香烟,老人家说:“不抽了,天黑了,赶紧把这点修好。”
  “老人家,您修渠的技术真好,修得又直又好,像机器修的一样。”我轻声说。
  “我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没有什么技术,我只知道,修上几锹,再后退几步,慢慢修整,自然就直了。中稻收割完了,稻田需要放水,种油菜需要稻田干燥些,必须要修好引水渠、拍好埂,庄稼人对土地要有感情,你对它好了,来年的收成才会好。”老人说道。
  听着老人的话,我把香烟放在旁边的茶壶盖上:“老人家,天黑了,早点回家。”似乎没有听到我的话,他继续挥舞着手中的铁锹。
  向前三步,后退两步。看似后退了,却又实实在在前进着。老人家修引水渠的动作,不正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吗?我们可曾学会向前三步,后退两步,给自己修“引水渠”呢。
  从上学的第一天开始,老师就问我们的志向。我们也在不同的年龄,立不同的志向,却没有记住: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面对自己的志向,可曾回想实现了哪一个?面对那么多的志向,我们可曾修自己的“引水渠”?
  思想上,少些冲动,多份冷静;工作上,少些推诿,多份担当;学习上,少些盲目,多份追求;生活上,少些放纵,多份责任。前路充满坎坷,但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地去追求,做到前进三步,后退两步,避开“名”与“利”的纠缠,经常修修自己的“引水渠”,守住那份最纯的初心,坚持滴水穿石的恒心,那么人生终将迎来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