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7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6月11日
粽香
涂东银
  端午,一个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深邃情感的节日,它如同一叶轻舟,载着对先贤的缅怀、对家国的热爱,缓缓驶入每个人的心湖。在这个时节,艾草的清香与粽叶的芬芳交织成夏的序曲,唤起游子心中最柔软的乡愁。
  我记忆中的端午,总是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开始。晨曦微露,父亲已踏着露水,从村头的池塘边采摘回最新鲜的粽叶。那些宽大的叶子,带着夜的凉意与自然的清新,是包粽子不可或缺的灵魂。母亲则在灶台前忙碌,挑选圆润的糯米,淘洗,浸泡,每一粒米都仿佛被赋予了节日的期待。
  包粽子,是我们家端午的重头戏,也是全家老少共同参与的温馨时光。母亲的手艺,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好,她总能将简单的食材变成令人垂涎的美味。只见她灵巧地拿起两片粽叶,轻轻一卷,形成一个小漏斗状,先铺上一层糯米,再放上精心准备的馅料——或是甜而不腻的红豆,或是咸香四溢的五花肉与咸蛋黄,最后再覆盖一层糯米,用粽叶紧紧包裹,用麻线仔细缠绕,每一个动作都那么流畅而充满仪式感。我们几个孩子围在一旁,笨拙地模仿,却总也包不出母亲那般精致的模样,但那份参与的快乐,足以让整个屋子洋溢着欢声笑语。
  粽子下锅,是最考验耐心的时刻。大铁锅里,清水没过粽子,木柴燃起,火苗舔舐着锅底,发出“嗞嗞”的声响。时间在咕嘟咕嘟的水泡中慢慢流逝,空气里渐渐弥漫开来的,是越来越浓郁的粽香。那是糯米与粽叶、馅料完美融合后散发出的香气,它不仅是一种味觉的诱惑,更是一份家的味道,一份对传统节日的深深敬意。
  终于,经过漫长的等待,粽子出锅了。解开麻线,剥开粽叶,那一刻,仿佛揭开了一个小小的奇迹。晶莹剔透的糯米,泛着油光,紧紧包裹着诱人的馅料,咬一口,软糯中带着馅料的醇厚,甜蜜、鲜美,各种滋味交织在一起,化作舌尖上的舞蹈,让人回味无穷。
  端午的粽子,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更像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情感的寄托。每当远离家乡,在异乡过端午,买来的粽子虽然品种繁多,包装精美,却总觉得少了那一份家的味道,少了亲手包制时的那份温度与情感。那些年,与家人围坐一起,包粽子、话家常的场景,成为了心中最温暖的记忆。
  粽子的味道,是端午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更是乡愁的味道。它让我们无论身处何方,都能通过这一传统的习俗,找到归属感,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