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7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7月05日
钢构里的“虎杖”
张红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技术和设备的便利所包围,以至于有时候忽略了自然界中那些微妙的奇迹。在我又一次等待列车的时刻,我有幸目睹这样一幕,它触动着我的心灵,让我对生命力的坚韧和适应力的强大有了新的领悟。

  在繁忙的候车厅中,几乎每个人都低头沉浸在手机屏幕中。我漫无目的地来回踱步,从候车厅的东端走到西端,然后又走回东端。过程中,我的视线被高大落地窗上的钢结构所吸引。那里,有一棵植物引起了我的好奇——库页虎杖,它孤零零地生长在钢构上,尽管高不足三十公分,却绿意盈盈。通过手机相机放大功能,我仔细观察了它的根部:极少的泥土,不对,围绕其根部的并非泥土,而是一些堆积着尘埃的果核和果皮。这是风开的玩笑?鸟顽皮的举动?或许就是这粒种子自己乘车而来?总之,它不合时宜地落在了只有些许尘土的钢构窗沿上。

  隔栏边,摆放着一排大花盆,里面栽种了绿萝、万年青等。在花工的精心呵护下,本该绿油油的枝叶却色泽暗淡,蔫头耷脑。看来这些绿植仰仗有人呵护,长得不是那么努力的样子。而窗沿上的虎杖虽形单影只,却一枝独秀,葱郁盎然。它,凭什么如此有生机?

  我想,在钢构上生存,植物必须练出硬功夫。虎杖,又名酸杖、苦杖,《本草纲目》记:“虎杖,杖言其茎,虎言其斑也。”虎杖耐寒耐涝,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再皮实的植物也是需要有土有水的,虎杖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其栽培也是以湿润、疏松、肥沃的土壤为宜。钢构的世界贫瘠,显然没有这样的条件。这株虎杖是否叹息过。然而,它来不及叹息,它要做的是既然落在这里,就要扎根。这是一种考验,恰恰是这种考验,让虎杖表现出骁勇和顽强。它把根包裹住果皮,缠绕着钢构,在原本没有一线生机的世界里,勇敢地抓住了一点点灰尘,汲取了一点点水汽,逆袭而上开始了虎杖之生。

  夏天即将来临,玻璃幕墙对室外的强光、酷热毫无遮挡之力,这个夏天,钢构上的它应该很难熬。但只要曾经灿烂,纵然昙花一现,生命便无怨无悔。《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万籁寂寥中,忽闻一鸟弄声,唤起许多幽趣。万卉摧肃后,忽持一枝抉秀,便触动无限生机。”生命的低点是用来孕育希望的,在令人窒息的空间里,自带威猛又霸气的虎杖,迎着微风频频仰头,让我见证着钢构上的绿色奇迹。

  大厅里,候车的人像一只只奔波的鸟,又如风中的一粒粒种子,奔跑与等待,归来与远行。此刻的虎杖,丰满充实,它的精神高度已然令人仰视。其实,人有时候是要向自然学习。不只是这株虎杖,绝壁上的青松,台阶里的马齿苋,石板下的藤蔓,墙头上的草,阳光下、风雨中,它们生存没有任何的表演,只有走心的努力。

  正想着,广播里提示:“旅客朋友们,请注意,动车D##次列车马上就要检票了,请到二号检票口检票上车。”整理了自己的行囊,这一刻,我意识到无论旅程多么短暂或漫长,自然总在不经意间教会我们生命的坚强和不懈;不管身在何方,都不忘努力生长,带着这样的思考,我踏上了新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