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7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9月13日
葫芦架下的童年
高低
  午后,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斑驳地洒在老屋前的葫芦架上,仿佛是大自然最细腻的笔触,在绿意盎然中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葫芦架,是我与故乡最温柔的对话,每一片叶子,每一个葫芦,都承载着我对童年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父母无尽的思念。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虽非豆田,但父亲在院中搭起的这片葫芦架,却也有着陶渊明笔下那份超脱与自在。父亲的手,粗粝而温暖,他轻抚过每一粒葫芦籽,如同对待即将远行的孩子,眼中满是期待与慈爱。春日里,他细心地翻土、播种,汗水滴落在泥土中,滋养了这片希望的田野。夏日,葫芦藤便如孩童般肆意生长,攀援而上,绿意盎然中藏着勃勃生机。
  葫芦,这自然界的精灵,它们或悬于半空,随风轻摆,宛如翠绿的灯笼,照亮了我童年的梦;或羞涩地藏于叶间,只露出半边脸,像是捉迷藏的孩子,等待着被发现的那一刻。我常用稚嫩的声音问父亲:“葫芦为何这般神奇,既能装水又能入药?”父亲总是笑着,用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抚摸我的头,说:“葫芦啊,是大地的恩赐,它看似平凡,实则内藏乾坤,正如我们做人,要谦逊而包容,方能装得下世间的万般美好。”
  母亲是位编织生活诗意的巧手匠人。她会在葫芦成熟后,挑选几个形态饱满的,轻轻摘下,清洗干净,然后或制成水瓢,或雕刻成精美的摆件。每当我看到那些经过母亲巧手变换的葫芦,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那些水瓢,在井边舀起一瓢瓢清冽的井水,滋养了家人的生活;而那些摆件,则成了家中不可或缺的装饰,它们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让家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温馨与和谐。
  葫芦架下,还是我与伙伴们的乐园。夏日傍晚,我们围坐在葫芦架下,听爷爷讲述那些古老而神秘的传说,或是自己编织着关于葫芦的奇思妙想。有时,我们会比赛谁能找到最大最圆的葫芦,那份纯真与快乐,至今仍是我心中最宝贵的财富。
  “葫芦虽小藏天地,藤蔓虽细连乡情。”岁月流转,葫芦架下的故事已渐行渐远,但那份对故乡的眷恋,对父母的思念,却如同葫芦藤一般,深深扎根在心底,无法割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