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06日
拾秋
“今天河洲上耕薯,明天你去不去捡?”小区的中年妇女凑到一起,交流得来的信息。
“去!粉扑扑的白薯吃起来噎喉咙,机薯粉可好啦!走时,吆喝一声哈!”
抖音的传播力奇强,哪儿有机耕过的大片芋地可以拾捡,顷刻之间便被有心人刷到,在线下传播,一如江湖上的丐帮弟子嗅觉灵敏,遇到大户人家操办喜事便奔走相告,从四面八方蜂拥到人家门前,分一杯羮。有时,拾秋的人去早了,农庄主请来的帮手们还在低头勾腰收集山芋或将袋子扛到货车前,就识趣地放下蛇皮袋,双手拄着铁耙的长柄,与身边的同行搭讪,像极了春耕时节站立枝头的鸟雀,伸长脖子远远地望着新翻的田垄,只等扶着犁铧叱喝耕牛的农民走远,就可以掠过低空,在翻过的新土中寻觅蠕动的蚯蚓、昆虫大快朵颐。
我骑电动车载着老伴也去凑热闹。没想到的是,毗邻公路的河洲旁边停着十几辆轿车、电动车,衣着齐整的人们分布在收拾过的山芋地里挥锄抡耙,半边的、半截的、一把抓得住的山芋也放进蛇皮袋中。河里无鱼虾也贵,倘若“捡漏”拾得汤盆般大的“薯王”,那喜出望外的心情会持续好几天。
邻居接放学的女儿回家,看到我载着大半袋山芋回来,流露出艳羡的表情:“地里还有薯捡不?”“多得很,只要你有耐心,舍得花气力淘!想去就跟我来。”“去啰,好捡得很,用脚踢踢土块,说不定还能碰得到呢!”隔壁的晓英推波助澜地怂恿。
她带着女儿走进山芋地,面对坑坑洼洼的土地一脸迷茫,像在求助又似自言自语:“人比山芋还要多,哪里还淘得到?”“你跟在我后面,在旁边按顺序挖,保证你挖得到!鱼过千层网,网网都有鱼。”有人把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她半信半疑地抡起铁耙验证。淘了几步远的距离,一个跟贝贝南瓜大小的红皮山芋从土坷垃里显现出来,孩子双手捧起来如同获得珍贵奖品。夕阳西下,交错投射出凌乱细长的身影。志得意满的已在收纳工具启动车子返程,有的怀揣希望,趁天黑前再淘一淘,恐怕还能捡到大的呢。
还记得,大集体年代,各家各户人口多,分配的粮食有限,巴掌大的自留地轮作蔬菜,勉强维持全家老少的餐桌之需,满足催肥生猪的饲料,想种点杂粮填充辘辘饥肠除非立体种植,别无选择,拾秋成了母亲们的自觉行动。耕牛犁过的山芋地,铁耙刨过的花生垧,镰刀收割后的黄豆埂,掰摘后的玉米林,每天都像过兵似的,走过一班又来了一班,松软的黑土地像埋藏着金银的宝库,只要念对了咒语,便有宝贝应声而出,与发光的眼睛擦出一阵阵狂喜。广袤的土地被踏出一条条蚯蚓般细长却结实的小路,点燃诱惑的泥土不知被翻来覆去了几多遍。拎着菜篮的妈妈侧着身子回到家里,花生覆盖篮底也好,红薯压弯手臂也罢,她满脸的皱纹舒展着,我们的眼睛随着菜篮游移,接下来的餐桌会丰盛几顿,小小年纪早已体味到稼穑艰辛,幼小的心灵埋下节粮惜福的善根。
而今,为了让吃惯粗粮的老泰山重温流金岁月,我们租地种植了两畦吃起来软糯香甜的红心山芋,想到自己平整土地、芊插芋苗,锄草、施肥、翻藤、刨挖的种收全流程,还要担心田鼠肆无忌惮地蚕食,可谓粒粒皆辛苦。而拾秋只需弯弯腰,所得皆是惊喜,“四世同堂”也没关系,白芋、紫薯丰富了山芋的种类,残缺不全、长相狰狞的冲洗干净、削皮,送到加工的作坊,头天下午碾磨沉淀,次日清晨就可以拎回来白雪般的薯粉。待到猪肉炖粉条上桌,那人声鼎沸的拾秋场景,左邻右舍比赛洗涮山芋的情形,经过绘声绘色的演绎,将平添饭桌的情趣。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别有一番滋味。休闲的时光因为有了这段劳碌的拾秋插曲变得灵动,韵味十足。
丰收的年景,沐浴着深秋的暖阳去延续拾秋的美德,力求颗粒归仓,也让我的退休生活多了一些泥土的气息,田野的乐趣。
“去!粉扑扑的白薯吃起来噎喉咙,机薯粉可好啦!走时,吆喝一声哈!”
抖音的传播力奇强,哪儿有机耕过的大片芋地可以拾捡,顷刻之间便被有心人刷到,在线下传播,一如江湖上的丐帮弟子嗅觉灵敏,遇到大户人家操办喜事便奔走相告,从四面八方蜂拥到人家门前,分一杯羮。有时,拾秋的人去早了,农庄主请来的帮手们还在低头勾腰收集山芋或将袋子扛到货车前,就识趣地放下蛇皮袋,双手拄着铁耙的长柄,与身边的同行搭讪,像极了春耕时节站立枝头的鸟雀,伸长脖子远远地望着新翻的田垄,只等扶着犁铧叱喝耕牛的农民走远,就可以掠过低空,在翻过的新土中寻觅蠕动的蚯蚓、昆虫大快朵颐。
我骑电动车载着老伴也去凑热闹。没想到的是,毗邻公路的河洲旁边停着十几辆轿车、电动车,衣着齐整的人们分布在收拾过的山芋地里挥锄抡耙,半边的、半截的、一把抓得住的山芋也放进蛇皮袋中。河里无鱼虾也贵,倘若“捡漏”拾得汤盆般大的“薯王”,那喜出望外的心情会持续好几天。
邻居接放学的女儿回家,看到我载着大半袋山芋回来,流露出艳羡的表情:“地里还有薯捡不?”“多得很,只要你有耐心,舍得花气力淘!想去就跟我来。”“去啰,好捡得很,用脚踢踢土块,说不定还能碰得到呢!”隔壁的晓英推波助澜地怂恿。
她带着女儿走进山芋地,面对坑坑洼洼的土地一脸迷茫,像在求助又似自言自语:“人比山芋还要多,哪里还淘得到?”“你跟在我后面,在旁边按顺序挖,保证你挖得到!鱼过千层网,网网都有鱼。”有人把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她半信半疑地抡起铁耙验证。淘了几步远的距离,一个跟贝贝南瓜大小的红皮山芋从土坷垃里显现出来,孩子双手捧起来如同获得珍贵奖品。夕阳西下,交错投射出凌乱细长的身影。志得意满的已在收纳工具启动车子返程,有的怀揣希望,趁天黑前再淘一淘,恐怕还能捡到大的呢。
还记得,大集体年代,各家各户人口多,分配的粮食有限,巴掌大的自留地轮作蔬菜,勉强维持全家老少的餐桌之需,满足催肥生猪的饲料,想种点杂粮填充辘辘饥肠除非立体种植,别无选择,拾秋成了母亲们的自觉行动。耕牛犁过的山芋地,铁耙刨过的花生垧,镰刀收割后的黄豆埂,掰摘后的玉米林,每天都像过兵似的,走过一班又来了一班,松软的黑土地像埋藏着金银的宝库,只要念对了咒语,便有宝贝应声而出,与发光的眼睛擦出一阵阵狂喜。广袤的土地被踏出一条条蚯蚓般细长却结实的小路,点燃诱惑的泥土不知被翻来覆去了几多遍。拎着菜篮的妈妈侧着身子回到家里,花生覆盖篮底也好,红薯压弯手臂也罢,她满脸的皱纹舒展着,我们的眼睛随着菜篮游移,接下来的餐桌会丰盛几顿,小小年纪早已体味到稼穑艰辛,幼小的心灵埋下节粮惜福的善根。
而今,为了让吃惯粗粮的老泰山重温流金岁月,我们租地种植了两畦吃起来软糯香甜的红心山芋,想到自己平整土地、芊插芋苗,锄草、施肥、翻藤、刨挖的种收全流程,还要担心田鼠肆无忌惮地蚕食,可谓粒粒皆辛苦。而拾秋只需弯弯腰,所得皆是惊喜,“四世同堂”也没关系,白芋、紫薯丰富了山芋的种类,残缺不全、长相狰狞的冲洗干净、削皮,送到加工的作坊,头天下午碾磨沉淀,次日清晨就可以拎回来白雪般的薯粉。待到猪肉炖粉条上桌,那人声鼎沸的拾秋场景,左邻右舍比赛洗涮山芋的情形,经过绘声绘色的演绎,将平添饭桌的情趣。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别有一番滋味。休闲的时光因为有了这段劳碌的拾秋插曲变得灵动,韵味十足。
丰收的年景,沐浴着深秋的暖阳去延续拾秋的美德,力求颗粒归仓,也让我的退休生活多了一些泥土的气息,田野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