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1月08日
护航心灵港湾 增强师生心理免疫力
  □ 记者 王晶晶
  “ 太好玩了!”“我还想多玩一会儿!”1月2日,在贵池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内,3名留守儿童沉浸在沙盘游戏中。大象、城堡、金字塔、汽车… …3000多种沙盘玩具摆满了一个个木架。孩子们认真地挑选,摆出自己设计的场景。辅导老师李曼则根据孩子们摆放的造型,探索其内心世界。在游戏与互动过程中,原本拘谨的孩子逐渐打开心扉,脸上洋溢出纯真的笑容。
  该辅导中心内设有沙盘室、宣泄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教室,还培养了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健康师资队伍。“我们主要针对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遭遇的各类问题,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团体辅导、个体辅导等多方位的帮助。”李曼介绍道。
  据了解,全市目前共有7个未成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开通24小时心理服务热线,每年线下咨询约300人次,线上咨询约860人次。此外,开展毕业班减压增效心理团体辅导、青春期身心健康教育等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202场次,参加人数3万多人次。
  近年来,中小学教育领域因心理问题引发的悲剧时有发生,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备受关注。“我们在走访中发现,不少学生存在着沟通不畅、性格叛逆、情绪失控等问题,不少老师存在职业压力与家庭难以平衡、职称晋级压力大、教师培训内容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等问题。”在经过充分调研后,来自我市教育一线的王卫东、金灿、滕婷婷、黄小兵4位委员于2024年1月提交了《护航心灵的港湾,增强师生心理免疫力》的提案。提案交办后,作为主办部门的市教育和体育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与4位教师进行联系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
  面对这些心理健康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呢?”“多看书”“多运动”“多倾诉”……1月3日,贵池区沿江路小学301班教室里,学生们正在上心理健康主题教育课,老师用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方式,培养孩子们积极乐观心态。
  针对4位委员提出的提案,一年来,市教育和体育局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组建由15名专职和446名兼职心理教师组成的团队,并定期开展培训和举办心理健康辅导活动,不断提升师生心理素质。据了解,2024年全市所有中小学均开设心理健康课,举办45场心理健康活动、吸引35000人参与,开展110余场团体辅导。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心理健康服务团队和专家指导组;每年两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共测评学生38万多人次;加强家校社协同联动,全市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均建立家长学校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共开展家庭教育公益巡讲54场次,参与家长儿童达1.2万人次,解答家长电话、网络、面对面咨询500起,社区家长学校组织开展各类活动190多项,受益家长达3万余人… …我市致力构建全方位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王文娟是市第三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从事教学工作近十年,2024年首次担任班主任一职。“感觉就像摸着石头过河,压力特别大!”王文娟坦言,面对繁杂的班级管理工作、两个班级的语文教学任务,以及年幼孩子缺少陪伴的现状,她在家庭与工作之间难以找到平衡,内心充满了愧疚与无力感。
  为帮助教师缓解职业压力,市教育和体育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规范职称晋升标准、修订资格条件、建立分类考核评价体系;优化教师培训模式,实施分层分类培训,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清理和整合社会性事务,减轻教师的非教学任务负担。王文娟表示,在系列措施的推行下,她逐步找到了班级管理方法,提升了工作效率,缓解了心理压力。
  “我们将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丰富活动形式与内容。同时,密切关注师生心理健康动态,及时调整优化策略,全方位、深层次为师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让每一位师生都能在健康、积极的环境中工作与学习。”市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