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5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1月12日
凝心聚力谋发展 砥砺奋进谱新篇
— —市总工会团结带领广大职工为池州高质量发展而奋斗

池州市总工会承办安徽省第五届职工运动会自行车比赛。

池州市重点工程项目劳动竞赛启动仪式暨S358改建工程古岭隧道贯通仪式。

 2024年池州市半导体行业创新大赛。

  回眸过去的一年时光,一串串亮眼的数字,一项项闪光的荣誉,无不凝聚着市总工会为当好职工“娘家人”、以实干实绩提升职工“幸福指数”,用心用情、尽责尽力的奋斗故事。
  建功新时代,工会勇当先。过去一年,市总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在市委和省总工会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主责主业、坚持改革创新,全市工会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强化思想引领 画好理想信念“同心圆”
  旗帜引领方向,信念汇聚力量。2024年,市总工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组织全市各级劳模工匠(工会干部)开展“六进”、新时代职工文明实践活动等各类主题宣讲活动483场,覆盖职工群众12万人次。组织开展“好网民”主题活动,征集作品220个。积极打造职工教育阵地,筹建池州·上海小三线工运展览馆。
  致力改革创新 奏响建功立业“最强音”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过去一年,市总工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召开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会议。围绕九大新兴产业,举办“万马奔池”系列劳动和技能竞赛142场次,3.8万名职工参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池州大地熠熠生辉。2024年,全市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人、全国工人先锋号1个;荣获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5个、先进个人6人、工人先锋号6个。评选池州市劳动竞赛先进集体38个、工人先锋号20个、先进个人32人。命名池州市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14个、“池州工匠”10人。创建市级工匠学院1个、县级工匠学院4个、行业工匠学院1个、企业工匠学院4个。
  擦亮工字品牌 做好服务职工“大文章”
  如何有效发挥工会阵地功能,让职工得到实在、贴心的服务?做强做实职工疗休养工作品牌,举办“山水池州灵秀九华”疗休养系列推介会12场,先后与扬州、宁波等多地工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长三角地区疗休养工作交流机制,池州已成为长三角地区职工疗休养主要目的地之一,今年接待省内外疗休养职工7万余人。持续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全市868个单位、4770个班组、6.5万人参与。扎实做好民生实事和“送温暖”活动,走访慰问企业183家、职工家庭3892户,发放慰问金419.42万元;困难职工帮扶救助414人,发放资金370.3万元。稳岗就业,工会先行。开展“工会送岗位 乐业在江淮”就业援助行动,举办招聘会87场,实现稳定就业3313人。建成591家工会驿站,打造94家24小时智能化工会驿站,年服务户外劳动者超100万人次。新增职工互助保障参保职工8.1万人次,参保金额616.2万元。建成省级工会女工家园65家,惠及职工子女8000余人次。开展“皖工鹊桥·会聚良缘”青年职工交友联谊活动13场。
  立足维权服务 织密职工权益“保障网”
  “职工有困难找工会,工会就是我们的娘家人!”过去一年,全市各级工会牢牢把握“娘家人”的角色站位,充分发挥“1+2+N”的工作专班作用,健全完善地方联动机制。市、县工会建立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建立基层劳动法律监督组织670个,培训监督员2074人次。全面推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专项行动,发出提示函430件,建议书4份。全年8次召开维护劳动领域安全工作会议,建立“一府两院”联席会议制度,推行“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一体化维权模式。开展“春季要约”行动,发出要约456家,回应要约451家,覆盖职工39935人。常态化开展职工队伍稳定风险隐患专项排查化解工作,为27名农民工讨回欠薪21.48万元。受理12345平台诉求13件、12351职工维权诉求9件、来电咨询300余件、来访100余人,满意率100%。
  拓展工作触角 夯实基层基础“压舱石”
  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是稳定就业、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2024年,市总工会出台《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新建工会组织66个,新发展会员5571人,建成工会服务司机之家7个。向500名新就业形态困难职工发放慰问金和新春礼包、为20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赠送“暖心”年夜饭、为1779名新入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赠送互助保障。以“六有”标准加强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健全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国有及其控股企业、事业单位建制率保持在95%以上,百人以上非公企业建制率动态保持在85%以上,小微非公企业覆盖面持续扩大。
  强化自身建设 激发工会组织“新活力”
  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推进工会组织自身建设。过去一年,市总工会加强工会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市委要求,锲而不舍纠治“四风”。健全完善工会机关干部服务基层联系点制度和深入一线调研制度,常态化开展赴基层蹲点和到企业“ 当一周工人”活动。派出10个蹲点组,帮扶困难职工43人,召开基层工会干部、一线职工座谈会12场,走访企业近200家,形成调研报告3篇。加大工会干部培训力度,举办全市工会干部学习贯彻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线上培训班,选派参加上级培训12期,培训工会干部960余人次。开展职工普惠服务线上活动10场,投入并撬动社会资金51.9万元。工会经费收支管理,财务、资产工作进一步规范。机关安全保密、平安建设、结对共建、老干部工作等取得新成效。 (梅先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