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2月14日
邮局像我半个家
我一直觉得,邮局也像我半个家。
有段很长的日子,邮递员几乎每天都给我送上一两张汇款单,很快积了厚厚一沓。休息天,我拿着这沓汇款单去百十米远的邮局排队取款。
一楼大厅里都是排队交水电燃气费的老人,办理的一个窗口排了七八个人。因为我的到来,另一个窗口的姑娘把那块暂停办理的牌子取下,马上有老人冲了过去。
这倒不是给我什么特权。
因为我的这沓汇款单,会一定程度影响后面的办理效率。好几次,因为我取的时间太长,身后的人越来越多,不时听到他们嘀咕,说邮局的工作效率这么低,一个人这么久还没办完。还有老人忍不住凑上来看,很快摇头说,怎么这么多,这要办到什么时候啊?我歉意地说,马上好了,不好意思。
因而,工作人员再看到我,赶紧开另一个窗口。他们早就认识我了。
我听到他们在柜台里说,那个谁来了,又这么多汇款单。是呀,好像天天都有……不过,他们看向我的眼神,都是善意的。
那个有点年纪的阿姨,还跟我打招呼,说,今天多吗?
我讪讪然地说,不多不多。
阿姨说,还不多,比我们一个月工资都多了。
我还经常收到挂号信,多半都是样刊样报,要去二楼取。
二楼的楼梯口的那个大房间,门口是取挂号信的值班位,里面几十张合拢在一起的桌子,摆满了成堆的信件和报纸。特别是下午2点多,一身绿装的邮递员们在快速分发《新民晚报》。
有人叫我名字。我回过头看,有点眼熟。
那个人说,昨天给你信箱里塞的杂志拿到了吗?
哦哦,拿到了,谢谢!
你的杂志好多呀。
二楼去的多了,好多邮递员都认识了我,说,你是那个谁?我说,对。取挂号信的单子你填一下吧。本来要出示身份证的,这个环节也省了。
还有个大胖子,大胖子看到我就打招呼,还很热情地说,来了?
我说,来了。
有个邮递员问我,你认识大胖子?
我说,不认识呀。
他说,那大胖子怎么和你这么客气,在我们这,大胖子可凶了。
直到有天,大胖子对我说,你写文章?
我说,对,偶尔写一些。
很了不起,我就喜欢能写文章的人。
大胖子还朝我竖起了大拇指,让我愣了好一会。
后来,我搬家了。
搬家是个复杂的事,同样复杂的,还有那些继续寄这个地址的样刊样报和汇款单。新的住所,离这个邮局有三四公里远。
柜台里的姑娘说,以后你的汇款单我帮你留着,等一段时间你来拿。
二楼的值班员邮递员也说,你的杂志信件我们都不送,集中放个地方你空了来拿。
于是,我隔两三周去一趟。先去一楼,柜台前的姑娘,或是她关照的其他柜员给我一沓汇款单。再去二楼,值班员一看到我,说,你等等啊。起身去另一个房间,给我捧来厚厚一叠杂志信件。
就这样好几年,柜台里的人都换了好几个,姑娘调去别的邮局,换了另一个姑娘,后来又是一个小伙子,他们的电脑左侧有个小盒子,里面放我的汇款单。
二楼也换了几拨人,专门给我放了个大纸箱,纸箱里都放我的杂志信件。
那个有点年纪的阿姨,有次晚饭后我在公园碰到了,她和她老公在闲逛,老朋友似地和我打招呼,说,你原来是搬到这里来了?
是啊,阿姨你也住这里。
这几年,汇款单少了,多半都通过银行卡发放,杂志信件也大多寄我新地址。我去的次数比以前少了许多。
今天,邮局的一个姑娘微信给我发了张汇款单图片,我和姑娘说谢谢,通过图片上的数字,用手机银行取了款,省去了跑邮局的困扰。虽即如此,我还是感谢那些年给予我帮助的那群邮局人,他们像我的家人一样,邮局也像我半个家。
有段很长的日子,邮递员几乎每天都给我送上一两张汇款单,很快积了厚厚一沓。休息天,我拿着这沓汇款单去百十米远的邮局排队取款。
一楼大厅里都是排队交水电燃气费的老人,办理的一个窗口排了七八个人。因为我的到来,另一个窗口的姑娘把那块暂停办理的牌子取下,马上有老人冲了过去。
这倒不是给我什么特权。
因为我的这沓汇款单,会一定程度影响后面的办理效率。好几次,因为我取的时间太长,身后的人越来越多,不时听到他们嘀咕,说邮局的工作效率这么低,一个人这么久还没办完。还有老人忍不住凑上来看,很快摇头说,怎么这么多,这要办到什么时候啊?我歉意地说,马上好了,不好意思。
因而,工作人员再看到我,赶紧开另一个窗口。他们早就认识我了。
我听到他们在柜台里说,那个谁来了,又这么多汇款单。是呀,好像天天都有……不过,他们看向我的眼神,都是善意的。
那个有点年纪的阿姨,还跟我打招呼,说,今天多吗?
我讪讪然地说,不多不多。
阿姨说,还不多,比我们一个月工资都多了。
我还经常收到挂号信,多半都是样刊样报,要去二楼取。
二楼的楼梯口的那个大房间,门口是取挂号信的值班位,里面几十张合拢在一起的桌子,摆满了成堆的信件和报纸。特别是下午2点多,一身绿装的邮递员们在快速分发《新民晚报》。
有人叫我名字。我回过头看,有点眼熟。
那个人说,昨天给你信箱里塞的杂志拿到了吗?
哦哦,拿到了,谢谢!
你的杂志好多呀。
二楼去的多了,好多邮递员都认识了我,说,你是那个谁?我说,对。取挂号信的单子你填一下吧。本来要出示身份证的,这个环节也省了。
还有个大胖子,大胖子看到我就打招呼,还很热情地说,来了?
我说,来了。
有个邮递员问我,你认识大胖子?
我说,不认识呀。
他说,那大胖子怎么和你这么客气,在我们这,大胖子可凶了。
直到有天,大胖子对我说,你写文章?
我说,对,偶尔写一些。
很了不起,我就喜欢能写文章的人。
大胖子还朝我竖起了大拇指,让我愣了好一会。
后来,我搬家了。
搬家是个复杂的事,同样复杂的,还有那些继续寄这个地址的样刊样报和汇款单。新的住所,离这个邮局有三四公里远。
柜台里的姑娘说,以后你的汇款单我帮你留着,等一段时间你来拿。
二楼的值班员邮递员也说,你的杂志信件我们都不送,集中放个地方你空了来拿。
于是,我隔两三周去一趟。先去一楼,柜台前的姑娘,或是她关照的其他柜员给我一沓汇款单。再去二楼,值班员一看到我,说,你等等啊。起身去另一个房间,给我捧来厚厚一叠杂志信件。
就这样好几年,柜台里的人都换了好几个,姑娘调去别的邮局,换了另一个姑娘,后来又是一个小伙子,他们的电脑左侧有个小盒子,里面放我的汇款单。
二楼也换了几拨人,专门给我放了个大纸箱,纸箱里都放我的杂志信件。
那个有点年纪的阿姨,有次晚饭后我在公园碰到了,她和她老公在闲逛,老朋友似地和我打招呼,说,你原来是搬到这里来了?
是啊,阿姨你也住这里。
这几年,汇款单少了,多半都通过银行卡发放,杂志信件也大多寄我新地址。我去的次数比以前少了许多。
今天,邮局的一个姑娘微信给我发了张汇款单图片,我和姑娘说谢谢,通过图片上的数字,用手机银行取了款,省去了跑邮局的困扰。虽即如此,我还是感谢那些年给予我帮助的那群邮局人,他们像我的家人一样,邮局也像我半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