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7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2月28日
春访仙寓山
候朝晖
  一个春日早上,风和日丽。我们一行驾车驶上高速,向心驰神往的仙寓山奔去。
  车子越过开满金灿灿油菜花的一片片田畴,穿过一条条隧道,在云雾缭绕的山谷中停下。仙寓山,终于到了。此时的仙寓山,仿若楚楚动人、脉脉含羞的少女,披着神秘的面纱。
  不承想,刚走进仙寓山,一条榉根关古徽道就把我们引向了历史深处。这是一条有着约2000年历史的“国道”,全长7.5千米。它穿越林间、翻山越岭,时而匍匐于低谷,时而悬挂于陡峭的山崖。路面均由青石板铺成,宽处不过一米,窄处盈尺。千百年来,经过一次次风雨侵蚀,经过无数双脚印和无数只骡马蹄印践踏,这些青石板已被磨得满脸沧桑。路旁每一座坍圮的凉亭、每一口废弃的水井、每一处荒凉的关隘,每一堆孤独的坟冢,都让我对历史充满敬畏。我仿佛看到皮肤黝黑的樵夫,肩挑沉重的柴禾,在林中缓步前行;赶考的书生背着行囊、手握书卷,匆匆赶往京城;驮着货物的骡马商队,为了钱财来回奔波;对垒的两军,剑拔弩张,一片刀光剑影……
  路遇一位挖竹笋的山民,他告诉我们,这条古徽道已萧条、落寞了。不承想,当初,它热闹过、繁华过。那些淹没在岁月里的茶楼、酒肆、饭店、客栈,曾供过多少南来北往的路人休息?
  我们一会儿攀登,一会儿坐在石阶上歇息。从头顶枝叶间洒落的斑驳阳光,不时在眼前晃动。时近中午,我们走进路边的一家饭店,店主是一对中年夫妇,见我们进来,就请我们落座,忙着倒茶。女主人还解释说,这茶是自家产的,不过是去年的,今年的还没有采摘。言辞间,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山里人的纯朴、厚道。
  小杂鱼火锅、肉烧春笋火锅、素炒青菜薹、西红柿鸡蛋汤……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分量充足。女主人笑意盈盈,站在一旁介绍:笋子是男人刚挖的,菜薹是自家地里的,鸡蛋是家里鸡下的……一顿久违的农家饭,让我们吃出了家的味道。
  饭后,我们直奔大山村。大山村,深居重峦叠嶂之中,听说平均海拔有600余米,是仙寓山中一个神奇的古村落。村落周围群山起伏,林木葳蕤,令人神往。在城市里久居的我,是向往这种“慢生活”的,它能让人静心。带着这样的慢,我走出村口,上苍溪亭,过古色古香的廊桥,沿着苍溪一路往神龙谷走去。沿途那些蜿蜒曲折的木质栈桥,那些清洌洌的春水,那些耸立的山峰,还有参天古木,勾勒出一幅原生态的画面,我们身在画中。
  难怪说仙寓山美,它美得自然,美得深入人心,我来了,真是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