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3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25日
非遗美食点燃乡村旅游热
  □ 通讯员 吴田君
  “根本没想到,我们村的昭潭土菜——猪肠糊居然火爆‘朋友圈’,出名了!”近日,昭潭镇潭东村党总支书记程凯在微信“朋友圈”发现,家乡这道土菜“火了”,不少人奔着这道美食而来。
  据悉,潭东村是省级特色美食村,也是市级非遗项目“昭潭土菜”的发源地,这里土菜种类众多,有猪肠糊、糟鱼、糟肉、多味猪心肺、清明粿、薯薯肉等。已入选市级非遗保护名录的猪肠糊制作考究,需要在原料和制作上下工夫。
  据市级非遗保护名录“昭潭土菜”代表性传承人陈慧芬介绍,制作这道土菜需要多道工序:先在锅内放入植物油,用大火烧热,将切好的猪肠放入锅内爆炒两三分钟;再放入料酒、酱油、辣椒粉、葱姜蒜末等佐料;待炒熟变色后,将调好的米粉糊倒入锅内,与猪肠一起大火翻炒,翻炒时需要加凉水,保持锅内稀糊状,一直炒到米粉变成金黄色,再放入适量猪油防止粘锅;最后,放入味精、葱花、蒜叶和精盐,搅拌均匀后就可以出锅了。
  猪肠糊不仅仅是一道菜肴,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作为昭潭土菜的代表,它承载着浓浓的乡愁,为潭东村发展乡村旅游带来了“流量”。“我村现有民宿21家,多由传统徽派建筑翻新改造而成。我们将积极探索‘田园体验’‘村庄游乐’‘户外露营’等乡村旅游模式,让游客进得来、吃得好、玩得好。”程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