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24日
“屏”实力点亮新“视”界

图为安徽同池科技有限公司整机产品组装线。
□ 记者 何霞 文/图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池州经开区的安徽同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池科技”)生产车间,只见在自动化设备控制下,各条产线协同配合、有条不紊地运转,新下线的中控台、触摸显示总成等产品,将陆续发往海内外客户手中。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可穿戴智能设备、显示器件、医用传感器等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池科技不断探索创新,逐步在行业内崭露头角。“落户以来,我们积极推进触摸屏窄边框设计、高亮户外使用液晶屏、曲面屏全贴合方案等研发成果转化落地,助推公司成为海尔、京东方等海内外知名企业的优质供应商。”同池科技总经理姚秀振告诉记者,今年是公司正式投产的第三年,得益于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企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订单量持续增加,已经排到今年8月份。
姚秀振早年间在苏州创业,后在池州经开区的大力招引下,将公司跨省“搬家”,成为我市半导体产业链上的新成员。在他看来,数字化时代,显示产业已成为科技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医疗、交通和商业等领域扮演关键角色,智能交互大屏、高分辨率显示屏、车载显示屏和电子显示屏等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池州半导体产业正加速布局车规级功率器件、存储芯片、新型显示等新赛道,产业发展氛围浓厚,政策扶持力度大,上下游产业链相对完善,这对投资建厂很有吸引力。
开启“二次创业”后,姚秀振带领团队从“零”起步,涉足整机产品的研发与制造。“以往,商业显示行业里的整机产品大多是方案厂商、结构厂商、面板厂商各做各的,缺乏从芯片平台、操作系统到整机组件之间的紧密配合与深度优化,也存在技术积累薄弱等问题。因此,我们决定研制整机产品,以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和售后服务保障能力。”同池科技研发总监黄伟雄说,从今年2月起,该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一系列整机产品进入批量生产阶段,标志着公司在商业显示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这些整机产品将用于医疗、工业控制、车载电视等领域,形成新的业绩增长点。”同池科技(台湾)总经理郑育棋表示,尽管在触显行业中,同池科技的规模相对不大,但公司具备触摸、显示、全贴、盖板全套产业链供应能力,构建了更加灵活、高效的产业生态系统,这是很多同类型企业所不具备的竞争力。
对池州经开区来说,发展显示产业是成长道路上的“关键一步”。近年来,该区不断拓宽产业链条,丰富半导体主导产业内涵,在新型显示领域已初步形成集聚态势,晟华光学、同池科技、鑫池科技、大马丁等一批新型显示领域企业先后落户,锐欧光学、鑫鹤光电等一批新型显示领域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连日来,大马丁科技(安徽)有限公司生产正酣,工人们忙着“赶订单”。自2024年6月投产后,这家专注生产车载柔性玻璃显示面板的企业迅速发展壮大,顺利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入规。
“我们是来自广东的创业团队,从事玻璃盖板行业已经10余年了,积累了丰富的工艺开发和生产经验。为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我们决定在池州设厂,专门从事车载柔性玻璃显示面板的生产与销售。”大马丁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总经理白明说,目前他们已经与同池科技实现了“隔墙供应”,并与长信科技、国显科技、亚世光电等上市公司达成稳定供货关系,今年一季度完成产值1200多万元。随着业务逐步拓展,该公司计划增加精雕机、钢化设备、丝印设备、超声波清洗设备等,进一步释放产能,提升接单能力,推动业绩持续增长,预计全年产值突破5000万元。
一个个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集约、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新项目,正成为支撑池州经开区显示产业发展的“新支柱”。4月18日,在锐欧光学年产3亿片智能光学镜片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看到,项目一期厂房已经建成并竣工验收,正在进行内部装修,预计6月初完工,7月底前开始试生产。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是池州半导体产业重点延链补链项目,也是池州经开区通过基金招商方式引进的股权投资项目。
“相比深圳总部工厂,我们在池州投资建设的新厂智能化程度更高,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对生产设备、生产线和工厂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设备的互联互通、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以及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优化。”池州市锐欧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福根表示,车间智能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公司发展智能手机摄像头镜片这一核心主营业务。今后,公司将坚持聚焦智能手机摄像头镜片主业不动摇,不断夯实“基本盘”,以创新和专注保持在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和优势,并不断拓展市场空间,开辟更多业务增长点。
开辟新领域,竞逐新赛道,激发新动能。展望未来,池州经开区将继续坚持半导体首位产业、首位发展,做强封装测试和分立器件“两张名片”,加快补齐产业链短板,加速布局新型显示、存储模块、车规级功率器件等新赛道,打造省内一流的半导体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