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24日
深耕“三农”践初心 扩面强基润沃野

青阳农商银行客户经理为蜜蜂养殖户送去“备用金”。

青阳农商银行客户经理走访平菇种植户。

青阳农商银行在九华乡二圣村召开乡村振兴优惠政策宣讲会。
四月的青阳,春和景明。在九华山风景区九华乡二圣村党支部活动室内,20余位村民围坐一堂,村支书满怀深情地说道:“还记得24年前,信用社就给我们贷了25万元。这些年信用社改成了农商行,支行长也已换了6任,却一直是值得我们信赖的银行。”质朴的话语,诠释了青阳农商银行与当地百姓之间的深厚情谊。
初心如磐,金融甘霖滋养“三农”热土
4月以来,青阳农商银行紧扣省农信社“建体系、优机制、促转型、树品牌”战略部署和支农支小市场定位,全面启动“深耕三农 扩面强基”专项服务行动。通过系统性培训,15支金融服务队锤炼了“扎根基层找需求,行走田间解难题”的过硬本领,构建起“精准支持+普惠提升”的服务新格局。
在二圣村的座谈会上,乡村民宿经营者陈三九道出了发展愿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想把民宿进一步升级改造、做大做强,期待农商行能给予更多支持。”话音未落,客户经理马上介绍:“我们专为民宿产业推出‘民宿贷’,额度高、期限长、流程快,正是为您量身定制的。”
类似这样贴心服务、精准帮扶的温馨场景,近期在全县的“一村一座谈”活动中不断上演。这一场场充满泥土芬芳的乡村振兴政策座谈会,恰似一条条温暖的纽带,将普惠金融与“三农”发展紧紧相连。
使命在肩,“背包精神”焕发时代光芒
“过去信用社的信贷员,身背帆布包,装着算盘、公章、票据、复写纸等,一个生产队接着一个生产队地去宣传存款、贷款业务。”如今,青阳县乔木乡的山路见证了青阳农商银行的新时代“背包精神”。
在乔木乡官塘村,乔木支行行长带领客户经理搭乘农户的拖拉机,为深山里的平菇养殖户送去“备用金”;夜幕降临,服务队坚持梳理走访情况,共商解决方案。
“现在这个挎包就是我们农商行的‘移动银行’。”客户经理江涛自豪地说。他的印着“青阳农商银行”字样的帆布袋中常备三样“法宝”:综合存款、贷款、社保卡、信用卡、便捷支付产品的惠民折页,记录村民点滴需求的台账,方便村民随时随地办理业务的移动PAD。
自4月份起,青阳农商银行的金融服务队以座谈与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县110个行政村启动了一场全面细致的“深度画像”行动。他们走村串巷、访农问需,建立一份份涵盖种植周期、产业特色、资金需求等翔实信息的“三农”档案,将服务半径从营业网点延伸到田间地头,从业务数字延伸到村民心坎。
截至3月末,涉农贷款余额55.19亿元,较年初增长3.93亿元,服务覆盖全县53.8%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但比数字更动人的,是老乡们收到贷款时的灿烂笑容,是民宿改造工地的繁忙景象,是春茶上市时茶农舒展的眉头。
如今,青阳农商银行正以“党建+金融”融入基层治理,“线上+线下”织密服务网络,“融资+融智”创新服务模式,让金融活水滋润灵秀青阳的每一寸乡土。
(徐明星 徐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