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4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06日
走好“普及普惠”路 答好“幼有优育”卷
— —贵池区全力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贵池区幼教集团滨江幼儿园的孩子在户外搭建积木城堡。

  □ 记者 唐馥娴
  初夏的贵池区幼儿教育集团(以下简称“贵池区幼教集团”)平天湖幼儿园孩子们的笑声在操场上此起彼伏。平衡车在彩虹跑道上飞驰,沙水区的“小探险家”们正专注地挖掘“宝藏”,中班的孩子则围坐在一起搭建积木城堡。栅栏外的家长王妈妈感慨道:“如今家门口的幼儿园不仅入园方便,而且环境好,课程更丰富。”
  这样的场景,正是贵池区以“普及普惠”为笔,书写“幼有优育”答卷的缩影。近年来,贵池区通过资源扩容、质量提升、特色发展三大路径,推动学前教育从“有园上”迈向“上好园”,为千家万户的幼儿托起“幸福童年”。
  扩资源:家门口的好幼儿园“遍地开花”
  “过去总纠结要不要送孩子去城里上幼儿园,现在家门口的幼儿园比城里还漂亮。”贵池区墩上街道居民徐小凤的感慨,道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走进墩上中心幼儿园,宽敞明亮的教室被划分为益智区、阅读角、手工坊等不同活动区,户外的大型滑梯、种植园和游戏区更是让孩子们流连忘返。这里不仅硬件设施完善,还依托乡村自然优势开发了户外实践课程,成为乡镇学前教育的标杆。
  墩上街道的变化,是贵池区系统性重构学前教育资源的成果。2021年至今,全区新建城区及乡镇公办幼儿园12所,实现镇街公办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全面完成。截至目前,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高达96.87%,形成了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
  硬件提升的背后,是持续的资金投入与精细化管理。2023年,贵池区投入1.17亿元实施幼儿园办园条件提升专项行动,改造户外游戏场地和活动用房2.6万余平方米,采购游戏材料和绘本图书数万件。全区幼儿园户外场地、活动用房、生均建筑面积达标率均达100%。 资源扩容,让群众可就近上“家门口的好幼儿园”。
  提质量:集团化办学让“一园好”变“园园好”
  在距离城区30公里的贵池区殷汇镇老街幼儿园,教师们正与区幼教集团的导师们探讨环境创设方案。“有了帮扶团队,能够定期得到专家的指导,我们的教学水平提升很快。”一位教师说道。
  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贵池区创新机制,成立区学前教育发展中心和幼教集团,以“名园+”模式统筹城乡幼儿园发展。通过制定《保教质量整县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全区幼儿园签订帮扶协议,开展帮扶活动近百次。省市一类园与薄弱园结对,组织研训活动20余次,覆盖教师2000人次。三年来,幼教集团累计派出30名骨干教师深入11所乡村园,通过“一园一策”精准帮扶、跟岗研修、资源共享等举措,推动受援园在规范办园、师资水平、保教质量上实现跨越式提升。
  集团化办学不仅“输血”,更注重“造血”。在帮扶过程中,乡村园所汲取城区园的先进经验,城区园也从乡土文化中获取灵感。这种双向互动机制,既助力乡村园打造“一园一品”特色,也促进了全区学前教育内涵式发展。
  强内涵:“一园一品”激活成长密码
  每天下午,贵池区幼教集团洋浦幼儿园的“小蜜蜂农场”里总是热闹非凡,孩子们头戴草帽在种植园观察辣椒的生长,用放大镜研究蚂蚁搬家,还将收获的成果绘制成《种植日记》。“我们打造自然种植课程,就是为了培养幼儿亲近自然,对自然产生探究兴趣,许多家长慕名而来。”园长介绍道。
  这样的特色课程在贵池区并非个例。贵池区幼教集团幼儿园将传统文化融入五大领域课程,开展傩戏表演、传统节日活动,获评“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团结幼儿园通过STEAM教育项目,以“科学小实验”“小制作”培养幼儿创新思维,成为池州市STEAM教育试点校……如今,“一园一品”已成为贵池学前教育的一张名片。
  特色发展的背后,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贵池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学前教育是奠基工程,既要普及普惠,也要安全优质。”各幼儿园在基础课程上,结合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开发本土化、个性化课程,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游戏中探索、在体验中成长。这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仅激活了幼儿园的“成长密码”,更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学前教育更是千家万户的期盼。”贵池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科学保教质量,不断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答好“幼有优育”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