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4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13日
三维浸润传古韵 节气文化沐童心
□胡佐胜 徐丽敏
  在岁月的长河里,二十四节气如同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先辈们的智慧光芒。校园作为知识的殿堂,理应成为传承节气文化的重要阵地。石台县实验小学将学校、大队部、班级构成“天—地—人”,以三维浸润之法,将古人的节气智慧化作润泽童心的文化甘霖。
  学校:构建节气文化的舞台
  学校是节气文化传播的重要舞台,它以开阔的视角与丰富的资源,为师生搭建起通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桥梁。校园广场的围墙、教学楼的走廊、生态馆的角落,都已成为学校节气文化的展示窗口。一幅幅精美的节气墙画,以《千里江山图》做底,生动地描绘出春回大地、夏日荷塘、五谷丰登、瑞雪纷飞的四季图景,以及每个节气的由来、习俗与农谚。师生漫步校园,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古人共赏四季之美。
  学校以《二十四节气文化融于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市级课题为抓手,在语文课本里探寻节气密码,引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生动有趣的故事,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当“春雨贵如油”的农谚遇上大数据分析的降水图谱,老师为学生揭开了节气文化的神秘面纱。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学生们可以亲手制作节气手工,如立春的春牛、清明的风筝、芒种的草帽,还可在清明时节开展采茶研学,通过指尖的触摸,感受节气文化的肌理。
  学校通过组织节气诗词主题实践活动“千人诵读”,让学生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春日清晨,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夏夜田野;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日山林,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冬日雪景,引导学生在诗词世界里领略节气的诗意与浪漫。
  大队部:奏响节气传承的号角
  大队部作为校园文化的先锋队,肩负着引领学生传承节气文化的重要使命。它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让节气文化在校园里生根发芽。
  每周的升旗仪式是传播节气文化的重要时刻。学校大队部每两周安排一次少先队员在国旗下讲话,讲述节气的故事,分享节气的习俗,让全校师生在庄严的氛围中,感受节气文化的庄重与悠久。
  此外,大队部还开展“打卡立春、中秋诗话”等节气主题的少先队活动课,组织队员们参观天方农耕博物馆,了解节气与农业生产的紧密联系,让队员们在学习与生活中体会节气文化的魅力,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班级:打造节气文化的港湾
  班级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小家”,更是节气文化传播的温馨港湾。
  将班级文化角化作“微型节气博物馆”。文化角里摆放着与节气相关的书籍、植物、手工艺品。立春时节,那里有同学们亲手种植的蒜苗,嫩绿的叶片在阳光下茁壮成长,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立夏时节,那里会悬挂着同学们编织的五彩蛋袋,里面装着一个个圆滚滚的鸡蛋,寓意着夏日的丰收与喜悦。
  班级黑板报化身为“节气手札”,每到一个节气,黑板报就会焕然一新。同学们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描绘出当下的节气景象,写下与节气相关的诗句与谚语。
  主题班会更是传播节气文化的主场。咬春饼的脆响与清明雨的淅沥交织出“民以食为天”的哲学,夏至的荷花与冬至的窗花辉映出“天人合一”的智慧,立秋贴秋膘的欢笑与冬至祭祖的肃穆碰撞出“慎终追远”的情怀。当少年们以“我见青山多妩媚”的赤诚,将节气故事酿成“人间有味是清欢”的佳酿,传统文化便在唇齿间化作了“此中有真意”的生命密码。
  当节气文化在校园里实现“学校、大队部、班级”的三维浸润,二十四节气已不再是博物馆的生硬标本,而是少年血脉中奔涌的文化基因。愿我们的校园在节气文化的浸润下,成为一片充满诗意与智慧的沃土,将这份穿越千年的文化星火,化作照亮人类文明的璀璨银河。

(作者单位:石台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