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3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16日
“防”字当头 全力备战汛期“大考”
  □ 通讯员 鲍墩科 章征祥
  5月1日,贵池入汛。防汛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该区早动员、早谋划、早落实,扎实开展各项防汛备汛工作,筑起江河安澜的坚实屏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近日,笔者在马衙街道茶山村丰收圩站拆除重建工程建设现场看到,该项目已完成泵室、压力水箱、高低排区进水闸、前池及进水池等主体工程施工,施工方正抢抓有利时机,全力推进后续各项建设工作。
  像丰收圩站这样的在建水利项目,全区还有多处。去年以来,贵池加大投资力度,抢抓工期,加快建设一批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全面补齐防汛减灾短板,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汛前,我们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动态排查防汛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确保‘零隐患’入汛。”区防指办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今年以来,该区全方位加强安全度汛准备,全覆盖开展隐患排查整治,依托智能化监测设备实时采集数据,通过预警平台动态发布风险提示,构建“人防+技防”的防控体系。同时,该区明确并更新全区重点防洪工程责任人和全区尾矿库企业安全生产包保责任人名单,形成汛前准备“一张表”,划定了包保责任网格。目前,全区共有1728名防汛责任人分布在防汛责任体系中,确保入汛后每个关键点位24小时有人值守。
  充足的防汛物资是抵御灾害的坚实后盾。为应对突发强降雨和各类汛期突发状况,该区加紧储备“粮草”,通过社会号料、公开招标采购等形式储备防汛物资,备足备齐防汛抢险救灾物资,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
  物资到位,队伍也要精锐。该区构建起“专业+社会”协同联动应急救援体系,整合各部门力量,更新区本级应急救援队伍6支193人,落实216支4600余人的应急抢险队伍、7800余名防汛民工,确保关键时刻迅速响应。引入社会公益组织池州曙光公益救援队的100余名社会救援力量,作为防汛应急抢险队伍的有效补充。多方力量协同作战,为防汛救灾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的应急防线。
  “防汛责任重于泰山,我们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防汛备汛各项工作。”区防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将时刻绷紧防汛安全弦,坚决筑牢防汛安全“堤坝”,在这场防汛“大考”中交出人民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