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20日
枇杷树下的岁月温情
没事的时候,我喜欢站在阳台上朝外张望。那时我还在靠近郊区的家属院住着,二楼的房子是岳母单位分的福利房,院子里住着的都是岳母生前的同事。我们结婚时,因为刚参加工作不久,没钱在主城区买房,岳父岳母便自告奋勇搬到乡下的老宅去了,把他们住的两居室腾出来给我们当婚房。
阳台外面是两棵挨着的郁郁葱葱的枇杷树。刚下过一场冬雨,被雨水清洗过的椭圆叶片就显得更加鲜亮,犹如刚打过一层蜡。或许是枝叶上积聚了太多雨水的缘故,有一条长枝居然垂到了阳台上,那浓绿的叶片像是盆栽的花木长出来的,在初冬的早晨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岳母病重时,有段时间住回家属院,方便在附近的医院放化疗。有时我会把轮椅推上阳台,看着面前的两棵枇杷树,岳母动情地说,这两棵树是当初刚搬进家属院时,她和蒋姨、王姨下乡时在半山上挖的树苗,不想这才五六年光景,居然长这么高了。岳母还告诉我:“枇杷树全身都是宝,果实可以吃,叶子可治疗咳嗽,等病好了,我就给你和敏敏熬些枇杷膏!”可惜没等到那年底,岳母就去了另外一个没有病痛的世界。
正当我瞅着枇杷树出神,一阵寒风袭来,我裹紧睡衣准备回屋,转身的一刹有道亮光一闪。定睛看,浓密的枝叶间居然开出了十几朵淡黄色的小花,像是落在树梢的蝴蝶随风起舞,又像是亭亭的玉女的裙,深绿色的底色上点缀着零散的小星星。
在我有限的记忆里,仅存着枇杷的酸甜美味,可对于枇杷的花,却是很少看到。我自小在北方农村长大,印象里的冬天都是银装素裹,天地间一片萧瑟,几乎很少见到冬天开花的植物,更别说这些美丽的花朵来自如此高大的乔木。
为此我专门查阅了资料:枇杷树,蔷薇科枇杷属常绿乔木。《本草衍义》中记载:“枇杷叶,形似枇杷,故名。”花期十月至十二月,果实成熟在次年五月至六月间。枇杷是我国南方特产的水果,成熟的果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敏敏临产前,我把母亲从老家接到我住的小城来。这时候,阳台外的枇杷树已开始挂果了,青绿的果实先是花生米般大小,密密匝匝挂满枝头,要不了多长时间,满树的青果就变得金灿灿的,像是挂满了金色的小灯笼,看着让人垂涎不已。
天渐渐热了,母亲经常抱着满月不久的儿子到楼下转悠,院子里刚下班的爷爷婆婆就围过来,这个捏捏胖脸蛋,那个拍拍光屁股,言语中既有喜悦也有遗憾:“这小家伙白白胖胖的,可惜他姥姥看不到喽。”有人还指着院中的两棵枇杷树说:“这两棵树有你姥姥的功劳呀,那时,我们刚搬到家属院来,院子里还是光秃秃的……枇杷过几天就熟了,过几天,摘了给你们送家去!”
母亲刚来,许多本地话听不懂。回家后,她跟下班的敏敏说:“你们城里人还是好呀,馋人的枇杷长在树上都没人摘,要是在我们农村,怕早被人偷光了……”敏敏捂着嘴笑:“这两棵枇杷树可是院里的宝,平时是没人动的,等枇杷熟了,统一摘了,每家都会分一些。”敏敏停了一下,又叮嘱母亲:“你可别去摘,免得让院子里的人笑话。”果然过了三五天,院子里叔叔阿姨们把两棵枇杷树上的果子卸了。母亲正做饭,有个阿姨敲门送了一袋子来。阿姨还叮嘱母亲:“大姐,你给敏敏说,要抓紧时间吃,枇杷放久了,味道就淡了。”
后来母亲随着年岁渐大,爬楼梯有些吃力,儿子上初中后,我们就搬离了家属院,住到了离学校近的新居。每到枇杷成熟的季节,敏敏都会接到家属院打来的电话:“今年枇杷熟了,早上刚摘的,给你的一袋放在门房,你下午来拿走,可不要忘记了哟!”
阳台外面是两棵挨着的郁郁葱葱的枇杷树。刚下过一场冬雨,被雨水清洗过的椭圆叶片就显得更加鲜亮,犹如刚打过一层蜡。或许是枝叶上积聚了太多雨水的缘故,有一条长枝居然垂到了阳台上,那浓绿的叶片像是盆栽的花木长出来的,在初冬的早晨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岳母病重时,有段时间住回家属院,方便在附近的医院放化疗。有时我会把轮椅推上阳台,看着面前的两棵枇杷树,岳母动情地说,这两棵树是当初刚搬进家属院时,她和蒋姨、王姨下乡时在半山上挖的树苗,不想这才五六年光景,居然长这么高了。岳母还告诉我:“枇杷树全身都是宝,果实可以吃,叶子可治疗咳嗽,等病好了,我就给你和敏敏熬些枇杷膏!”可惜没等到那年底,岳母就去了另外一个没有病痛的世界。
正当我瞅着枇杷树出神,一阵寒风袭来,我裹紧睡衣准备回屋,转身的一刹有道亮光一闪。定睛看,浓密的枝叶间居然开出了十几朵淡黄色的小花,像是落在树梢的蝴蝶随风起舞,又像是亭亭的玉女的裙,深绿色的底色上点缀着零散的小星星。
在我有限的记忆里,仅存着枇杷的酸甜美味,可对于枇杷的花,却是很少看到。我自小在北方农村长大,印象里的冬天都是银装素裹,天地间一片萧瑟,几乎很少见到冬天开花的植物,更别说这些美丽的花朵来自如此高大的乔木。
为此我专门查阅了资料:枇杷树,蔷薇科枇杷属常绿乔木。《本草衍义》中记载:“枇杷叶,形似枇杷,故名。”花期十月至十二月,果实成熟在次年五月至六月间。枇杷是我国南方特产的水果,成熟的果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敏敏临产前,我把母亲从老家接到我住的小城来。这时候,阳台外的枇杷树已开始挂果了,青绿的果实先是花生米般大小,密密匝匝挂满枝头,要不了多长时间,满树的青果就变得金灿灿的,像是挂满了金色的小灯笼,看着让人垂涎不已。
天渐渐热了,母亲经常抱着满月不久的儿子到楼下转悠,院子里刚下班的爷爷婆婆就围过来,这个捏捏胖脸蛋,那个拍拍光屁股,言语中既有喜悦也有遗憾:“这小家伙白白胖胖的,可惜他姥姥看不到喽。”有人还指着院中的两棵枇杷树说:“这两棵树有你姥姥的功劳呀,那时,我们刚搬到家属院来,院子里还是光秃秃的……枇杷过几天就熟了,过几天,摘了给你们送家去!”
母亲刚来,许多本地话听不懂。回家后,她跟下班的敏敏说:“你们城里人还是好呀,馋人的枇杷长在树上都没人摘,要是在我们农村,怕早被人偷光了……”敏敏捂着嘴笑:“这两棵枇杷树可是院里的宝,平时是没人动的,等枇杷熟了,统一摘了,每家都会分一些。”敏敏停了一下,又叮嘱母亲:“你可别去摘,免得让院子里的人笑话。”果然过了三五天,院子里叔叔阿姨们把两棵枇杷树上的果子卸了。母亲正做饭,有个阿姨敲门送了一袋子来。阿姨还叮嘱母亲:“大姐,你给敏敏说,要抓紧时间吃,枇杷放久了,味道就淡了。”
后来母亲随着年岁渐大,爬楼梯有些吃力,儿子上初中后,我们就搬离了家属院,住到了离学校近的新居。每到枇杷成熟的季节,敏敏都会接到家属院打来的电话:“今年枇杷熟了,早上刚摘的,给你的一袋放在门房,你下午来拿走,可不要忘记了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