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03日
让“最后一米”更安全便捷
□ 记者 许倩琪
盛夏时节,走进青阳县杜村乡上峰村村民雷实平家中,平缓防滑的水泥斜坡、随处可见的墙面扶手、整齐的照明线路……一系列精心实施的无障碍改造,让这座普通农宅充满温馨。
“以前家门口有个陡坡,路面坑洼不平,每走一步都提心吊胆,生怕摔跤。”雷实平告诉记者,十多年来,因病导致腿脚不便的他,与同样身患残疾的哥哥雷实弓相依为命。得益于政府实施的无障碍改造工程,困扰多年的出行难题迎刃而解,卫生间也得以全面翻新。“现在卫生间装上了便捷马桶和品牌热水器,再也不用为上厕所、洗澡犯愁了。”雷实平感慨道。
雷实平家的变化,是青阳县推进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民生实事的缩影。近年来,该县共投入70多万元对256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改造,让“最后一米”更安全便捷。
“我们的改造原则是‘一户一策’,确保每个改造方案都能‘改’到残疾人心坎上。”青阳县残联理事长苏文彦介绍,县残联根据残疾类别、生活需求及住房实际,分别制定个性化改造方案,并征求残疾人和家庭成员意见,切实提升残疾人生活自理能力和幸福感。
个性化改造的成效,在蓉城镇百花村程红家也得到充分体现。2021年突发脑出血致残后,程红一度困于家中。“看病花了不少钱,家庭改造哪敢想?”程红的丈夫说。通过实施免费无障碍改造项目,为程红家铺设了水泥斜坡、定制了坡垫,还安装了床边扶手。现在她已经能独立操控轮椅进出了。“不但能自己出门,起床也有扶手可以支撑。生活方便多了,也为家里减轻了不少负担!”程红欣慰地说。
一道道安全栏杆,一个个借力扶手,一条条平缓坡道……这些细微之处的改造,拓宽了残疾人的生活边界。“今年以来,全县已有31户重度残疾人家庭从中受益。我们将持续深化‘一户一策’无障碍改造工作,为残疾人居家康复、提升自理能力,创造更多更好条件,确保民生关怀精准落地。”苏文彦说。
盛夏时节,走进青阳县杜村乡上峰村村民雷实平家中,平缓防滑的水泥斜坡、随处可见的墙面扶手、整齐的照明线路……一系列精心实施的无障碍改造,让这座普通农宅充满温馨。
“以前家门口有个陡坡,路面坑洼不平,每走一步都提心吊胆,生怕摔跤。”雷实平告诉记者,十多年来,因病导致腿脚不便的他,与同样身患残疾的哥哥雷实弓相依为命。得益于政府实施的无障碍改造工程,困扰多年的出行难题迎刃而解,卫生间也得以全面翻新。“现在卫生间装上了便捷马桶和品牌热水器,再也不用为上厕所、洗澡犯愁了。”雷实平感慨道。
雷实平家的变化,是青阳县推进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民生实事的缩影。近年来,该县共投入70多万元对256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改造,让“最后一米”更安全便捷。
“我们的改造原则是‘一户一策’,确保每个改造方案都能‘改’到残疾人心坎上。”青阳县残联理事长苏文彦介绍,县残联根据残疾类别、生活需求及住房实际,分别制定个性化改造方案,并征求残疾人和家庭成员意见,切实提升残疾人生活自理能力和幸福感。
个性化改造的成效,在蓉城镇百花村程红家也得到充分体现。2021年突发脑出血致残后,程红一度困于家中。“看病花了不少钱,家庭改造哪敢想?”程红的丈夫说。通过实施免费无障碍改造项目,为程红家铺设了水泥斜坡、定制了坡垫,还安装了床边扶手。现在她已经能独立操控轮椅进出了。“不但能自己出门,起床也有扶手可以支撑。生活方便多了,也为家里减轻了不少负担!”程红欣慰地说。
一道道安全栏杆,一个个借力扶手,一条条平缓坡道……这些细微之处的改造,拓宽了残疾人的生活边界。“今年以来,全县已有31户重度残疾人家庭从中受益。我们将持续深化‘一户一策’无障碍改造工作,为残疾人居家康复、提升自理能力,创造更多更好条件,确保民生关怀精准落地。”苏文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