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08日
压缸石
我正在家做腌菜,一个陌生人进门问道:“大爷,能讨口水喝么?”我上下打量着他不像是坏人。二话没说,我起身舀了一瓢水递给他。这会儿工夫,我发现他目不转睛地盯着腌菜缸。他喝完水道了声谢谢,蹲下身拿起压缸石瞅了瞅,边看边说:“实不相瞒,我下乡收古董,你家有没有值钱的老物件,拿出来看看。”
“我家三代都是种地的农民,没有!年轻人你看归看,咋还上手,弄脏腌菜我还咋卖。这是吃的东西,不是玩的东西,我指望着这缸腌菜换点开销。”
“对不起!对不起!这缸腌菜我买,连缸一起你看算多少钱。”
“二三百吧,你给我二百五就行。腌菜还没做好,要隔几天才能吃。”
他给我三张大钞,我说找不开。他大方地说不用找了,相识就是缘分,渴时一滴如甘露,一瓢山泉水就值五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双方皆大欢喜。
我帮着把一缸腌菜抬到他的皮卡车厢里,双方客客气气挥手道别。
没过几天那人又来了,带了礼物大献殷勤:“大爷,顺道给你带了些牛奶、饼干、面包啥的,不想做饭时就吃这些东西,老人小孩都可以吃。”
“ 那咋好意思,不要不要,你拿回去吧,这又不是走亲戚。”
“送出的东西咋能往回拿,一回生二回熟,咱交个朋友常来常往。腌菜我吃过了,很香,下饭。改天有时间我还要拜你为师,学学这门手艺。”
赶上饭点,农家菜刚出锅,柴火饭香喷喷,我留他吃顿家常便饭。他挺讲究,说:“来早了不如来巧了,既然大爷这么盛情,我也就恭敬不如从命。”
餐桌上,我们边吃边聊,东拉西扯聊了很多,彼此之间没有隔阂。他还十分虔诚向我学习做腌菜,说是全家喜欢上这一口,想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吃罢午饭,他提出让我陪他去散散步,消消食,城里人有这习惯。我也不好推辞,领着他出门溜达。他忽然开口:“顺便问一下,你家那块压缸石哪里捡的?我也想捡几块拿回去,到时多做几缸,让你这位师父尝尝徒弟的手艺。”
我带他到白龙江畔,在河床仔细翻寻,捡了几块光滑圆润的石头带回去。临走时他再三叮嘱我,有空进城时去找他,他在森晖古玩城开了一家店铺。
第二天清晨,收地笼的我在江畔撞见年轻人,问他咋在这里,并邀请他去我家坐坐。他尴尬笑道:“我朋友也想做腌菜,让我帮他找几块压缸石,本想着去你家打个招呼歇歇脚,又怕你忙农活和家务没空,没敢打扰,直接上江畔来了。”
隔了几天,腌菜出缸香味扑鼻,我见天光就拿去城里卖。最后没卖完,只能拿回家自己吃,忽然想起“徒弟”,不如做个顺水人情,送给他吃,人家留我吃个饭也值。一路打听找到古玩城,大门口黄蜡石展销会的横幅格外醒目,有个摊位,人挺多,挤进去凑热闹,好眼熟的压缸石。摊主说古玩店老板二十万元转给他的,并向围观者吹嘘:“这块禅石自然天成,纹理宛如一位老人闭目凝神,双手合十。我精心设计了底座,石友想捡漏二十五万元买走,我没舍得出手。”
城里人真会玩,一堆堆破石头当宝贝,少则几百,多则几万,甚至几十万。我心里笑话一群大傻子,咱村边的江畔多的是。我赶紧回家,一路窃喜,卖石头比卖腌菜强。我看到了商机,一天卖几块石头,一个礼拜纯收入就成千上万。不出半年,我就是全村首富。一年后,我就是全镇首富。顶多三年,我就是全市首富。
为了圆我的发财梦,赶集的时候,我背了一筐很漂亮的石头去古玩城兜售,累得我气喘吁吁,大汗淋淋。老板们一个个嘲笑我,一堆石头换不来一个馒头。想找个懂行的熟人确认,不巧“徒弟”外出,店门贴着去省城开交流会的告示。
偶遇黄蜡石老板在守店,脚上缠着纱布,貌似车祸受伤。他眼角有颗黑痣,我清楚记得。与他攀谈,对方摇头:“那块石头最后被陕西藏家天价买走了。我信口开河四十万,对方还价三十八万成交。好宝贝可遇不可求,意外财赚了也亏了。”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感觉自己错过了几个亿,恨自己有眼无珠,金疙瘩拱手让人。
接连几天我在河边转悠,寻寻觅觅,村民以为我要投河。说句心里话,我还真想淹死喂鱼。点石成金的神话擦肩而过,只怪自己没文化。
伤口刚刚愈合,又被无情地补刀。电视新闻播报,全省奇石精品交流会,那块禅石公开拍卖,最终五十八万一锤定音。
“我家三代都是种地的农民,没有!年轻人你看归看,咋还上手,弄脏腌菜我还咋卖。这是吃的东西,不是玩的东西,我指望着这缸腌菜换点开销。”
“对不起!对不起!这缸腌菜我买,连缸一起你看算多少钱。”
“二三百吧,你给我二百五就行。腌菜还没做好,要隔几天才能吃。”
他给我三张大钞,我说找不开。他大方地说不用找了,相识就是缘分,渴时一滴如甘露,一瓢山泉水就值五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双方皆大欢喜。
我帮着把一缸腌菜抬到他的皮卡车厢里,双方客客气气挥手道别。
没过几天那人又来了,带了礼物大献殷勤:“大爷,顺道给你带了些牛奶、饼干、面包啥的,不想做饭时就吃这些东西,老人小孩都可以吃。”
“ 那咋好意思,不要不要,你拿回去吧,这又不是走亲戚。”
“送出的东西咋能往回拿,一回生二回熟,咱交个朋友常来常往。腌菜我吃过了,很香,下饭。改天有时间我还要拜你为师,学学这门手艺。”
赶上饭点,农家菜刚出锅,柴火饭香喷喷,我留他吃顿家常便饭。他挺讲究,说:“来早了不如来巧了,既然大爷这么盛情,我也就恭敬不如从命。”
餐桌上,我们边吃边聊,东拉西扯聊了很多,彼此之间没有隔阂。他还十分虔诚向我学习做腌菜,说是全家喜欢上这一口,想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吃罢午饭,他提出让我陪他去散散步,消消食,城里人有这习惯。我也不好推辞,领着他出门溜达。他忽然开口:“顺便问一下,你家那块压缸石哪里捡的?我也想捡几块拿回去,到时多做几缸,让你这位师父尝尝徒弟的手艺。”
我带他到白龙江畔,在河床仔细翻寻,捡了几块光滑圆润的石头带回去。临走时他再三叮嘱我,有空进城时去找他,他在森晖古玩城开了一家店铺。
第二天清晨,收地笼的我在江畔撞见年轻人,问他咋在这里,并邀请他去我家坐坐。他尴尬笑道:“我朋友也想做腌菜,让我帮他找几块压缸石,本想着去你家打个招呼歇歇脚,又怕你忙农活和家务没空,没敢打扰,直接上江畔来了。”
隔了几天,腌菜出缸香味扑鼻,我见天光就拿去城里卖。最后没卖完,只能拿回家自己吃,忽然想起“徒弟”,不如做个顺水人情,送给他吃,人家留我吃个饭也值。一路打听找到古玩城,大门口黄蜡石展销会的横幅格外醒目,有个摊位,人挺多,挤进去凑热闹,好眼熟的压缸石。摊主说古玩店老板二十万元转给他的,并向围观者吹嘘:“这块禅石自然天成,纹理宛如一位老人闭目凝神,双手合十。我精心设计了底座,石友想捡漏二十五万元买走,我没舍得出手。”
城里人真会玩,一堆堆破石头当宝贝,少则几百,多则几万,甚至几十万。我心里笑话一群大傻子,咱村边的江畔多的是。我赶紧回家,一路窃喜,卖石头比卖腌菜强。我看到了商机,一天卖几块石头,一个礼拜纯收入就成千上万。不出半年,我就是全村首富。一年后,我就是全镇首富。顶多三年,我就是全市首富。
为了圆我的发财梦,赶集的时候,我背了一筐很漂亮的石头去古玩城兜售,累得我气喘吁吁,大汗淋淋。老板们一个个嘲笑我,一堆石头换不来一个馒头。想找个懂行的熟人确认,不巧“徒弟”外出,店门贴着去省城开交流会的告示。
偶遇黄蜡石老板在守店,脚上缠着纱布,貌似车祸受伤。他眼角有颗黑痣,我清楚记得。与他攀谈,对方摇头:“那块石头最后被陕西藏家天价买走了。我信口开河四十万,对方还价三十八万成交。好宝贝可遇不可求,意外财赚了也亏了。”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感觉自己错过了几个亿,恨自己有眼无珠,金疙瘩拱手让人。
接连几天我在河边转悠,寻寻觅觅,村民以为我要投河。说句心里话,我还真想淹死喂鱼。点石成金的神话擦肩而过,只怪自己没文化。
伤口刚刚愈合,又被无情地补刀。电视新闻播报,全省奇石精品交流会,那块禅石公开拍卖,最终五十八万一锤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