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7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18日
桃花坞畔古村行
钱萍
  六月的风裹着草木的清香,不时向车里扑来。车过里山,我与同窗好友踏着蝉鸣与溪声,向石门高进发。这个千年古村落隐于皖南群山环抱的深处,依山而建,村中明清徽派建筑错落有致。
  石门是石门高的标志,我们行至村口,只见两扇天然石屏如门对峙,石阶上苔痕斑驳。文友讲述着石门由来,说这石门守村有数百年了,它是古代村民抵御外敌的天然屏障。我们静立片刻,听山风穿过石隙的幽鸣,恍若与时光打了个照面。
  跟随着文友的步伐,我们踏过青石板铺就的巷道向村中走去。脚下的石板早被岁月打磨得温润光滑。斑驳的马头墙上不时有藤蔓垂落,它如岁月编织的绿帘,披在墙上。溪水从翠竹掩映的山涧潺潺流下,裹着凉意与野花芳香,轻柔地漫向村落四方。转过九曲的巷道,忽见一棵古银杏树静立在一方空地上,如时光的守望者。细看树冠如巨伞撑开,庇护着脚下一方土地,树皮皲裂如龙鳞有沧桑感,不少根系盘踞着露出了地面,像老者手背暴起的青筋。同窗抚过树身惊叹:它是古村的活史书!见证了村落的兴衰,每一圈年轮都收藏了古村的故事。我伫立在树下,仰头凝望那伸向天空的枝干,仿佛自己也穿越了时空,要与过往的岁月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古村都有厚重的历史,都有它特有的温度。穿行古宅间,文友指着门楣雕花,细说匠人“以刀为笔”旧事;祠堂檐角砖雕人物衣袂翩然,门楣上悬挂着一块斑驳的匾额,自右向左题着“高氏宗祠”四个大字。踏入祠堂,族中长辈高芳年前来,边介绍边缓步引我们穿过八字形门厅,细数宗祠原为七进(现存六进)布局:“头进接外客,二进议族事……末进祭祖。”高芳年抚摸着榫卯咬合的木柱,感慨老祖宗手艺不凡。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其家族香火旺盛,体会到了“根”的力量,每一块砖石,每一个木雕,都凝聚着高氏族人的智慧与心血。
  虽然桃花盛时刚过,但这里桃树的枝头上,还有零星点缀的花瓣,韵味婉约。微风吹拂,飘落的花瓣如雪,落在肩头,唯美。此处被当地人称之为桃花坞,桃树粗壮,姿态各异,文友指着几株老树说:“春来时,这里落红片片,听说当年李白就在此处吟诗。”我倚着千年古檀斑驳的树干远眺,龙舒河谷的梯田正翻涌着稻浪,与白沙岭的流云遥相成趣。
  日影西斜,回望村落,黛瓦白墙在暮色中勾勒出柔和的轮廓,檐角悬着的铜铃在风中轻轻摇晃,显得格外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