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18日
刹车的温度
六月的这场雨,连绵不绝。雨水冲洗过的树叶绿得发亮;百荷公园的池塘被灌得满满当当,几乎要溢出来。路上的行人日渐稀少,大街上的车流愈发稠密,红绿灯前总排着一条条长龙,夹杂着焦躁的喇叭声。因为讨厌雨水弄湿鞋子,一向习惯步行上下班的我,也加入了挤公交的行列。
这日清晨,走到公交站时,发现已有两个穿着校服、背着沉重书包的中学生,和一位挎着布包、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在候车了,他们不约而同地朝公交车来的方向焦急地眺望着。不一会儿,公交车来了,大家纷纷收起雨伞。车门打开,两个中学生在一旁静静地站着,等老奶奶上车后,他们才上车。扫码之际,听见有人低声一句:“您坐这儿!”老奶奶连声道谢,坐到那空出来的座位上。
车子启动后,车厢便安静下来。我站在过道边,双手紧紧扶着旁边座位的扶手,望着窗外出神。随着雨刮器有节奏地左右摆动,车窗两侧的雨水哗哗流下。这时,公交车正驶过一个路口,左侧一辆白色的越野车突然急打方向,试图左转,眼看就要与直行的公交车撞上。公交司机猛地踩下刹车,车身一震,两辆车就这样停在了路中央。我下意识地看向公交车司机,如今车多难开,“路怒症”也多了。然而此时,公交车司机只是平静地坐着,也不急于打方向抢行。白车似乎意识到自己的莽撞,小心地后退,一直退到与后车的安全距离。公交车司机从容地轻打方向,缓缓绕过白车,继续前行。预想中的争吵并没有上演,担忧的冲突也未发生,后排低头看手机的乘客甚至未曾察觉方才的惊险。我暗自庆幸,遇到了一位好司机。
雨,似乎下得更密了些,公交车继续在雨幕中前行。我的思绪还停留在刚才的险情中,忽然感觉公交车再次刹车并改向右前方行驶。疑惑中望向窗外,左右两边都没有抢行的车辆。不在斑马线上,也没有过马路的行人。我向正前方看,只见路中央一只黑色的鸟儿,正痛苦地翻滚着。它乌黑的羽毛被雨水浸透,小小的翅膀徒劳地拍打着坚硬的地面,在川流不息的车缝中显得脆弱无助。公交车长长的身躯在司机精准的操控下从它身旁驶过。我再次看向公交车司机,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想,车厢后部那些沉浸在手机世界的乘客,肯定也不知道刚刚一个微小的生命被公交车温柔地让过。
雨丝依旧绵密,车窗上的水痕模糊了城市的轮廓。到站了,车门“嗤”地一声打开,我随着人流准备下车,第三次望向公交司机。一件干净清爽的豆绿色T恤,衬着他四十多岁沉稳的脸庞,整个人显得格外精神。我仿佛看见那只黑色的鸟儿在经过一番挣扎后,现已起飞,在细密的雨中越飞越高。
公交车缓缓启动,豆绿色的身影在雨幕中渐行渐远。我突然想起曾读过的一句话:“文明的高度,不在于车轮的速度,而在于刹车时的温度。”那些未被察觉的善意,像雨水浸润的树叶般沉默而明亮。谦让的中学生、让座的陌生人、绕行的司机,他们或许从未想过被铭记,可正是这些细微的动作,让钢筋铁骨的城市有了暖人的风景。
这日清晨,走到公交站时,发现已有两个穿着校服、背着沉重书包的中学生,和一位挎着布包、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在候车了,他们不约而同地朝公交车来的方向焦急地眺望着。不一会儿,公交车来了,大家纷纷收起雨伞。车门打开,两个中学生在一旁静静地站着,等老奶奶上车后,他们才上车。扫码之际,听见有人低声一句:“您坐这儿!”老奶奶连声道谢,坐到那空出来的座位上。
车子启动后,车厢便安静下来。我站在过道边,双手紧紧扶着旁边座位的扶手,望着窗外出神。随着雨刮器有节奏地左右摆动,车窗两侧的雨水哗哗流下。这时,公交车正驶过一个路口,左侧一辆白色的越野车突然急打方向,试图左转,眼看就要与直行的公交车撞上。公交司机猛地踩下刹车,车身一震,两辆车就这样停在了路中央。我下意识地看向公交车司机,如今车多难开,“路怒症”也多了。然而此时,公交车司机只是平静地坐着,也不急于打方向抢行。白车似乎意识到自己的莽撞,小心地后退,一直退到与后车的安全距离。公交车司机从容地轻打方向,缓缓绕过白车,继续前行。预想中的争吵并没有上演,担忧的冲突也未发生,后排低头看手机的乘客甚至未曾察觉方才的惊险。我暗自庆幸,遇到了一位好司机。
雨,似乎下得更密了些,公交车继续在雨幕中前行。我的思绪还停留在刚才的险情中,忽然感觉公交车再次刹车并改向右前方行驶。疑惑中望向窗外,左右两边都没有抢行的车辆。不在斑马线上,也没有过马路的行人。我向正前方看,只见路中央一只黑色的鸟儿,正痛苦地翻滚着。它乌黑的羽毛被雨水浸透,小小的翅膀徒劳地拍打着坚硬的地面,在川流不息的车缝中显得脆弱无助。公交车长长的身躯在司机精准的操控下从它身旁驶过。我再次看向公交车司机,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想,车厢后部那些沉浸在手机世界的乘客,肯定也不知道刚刚一个微小的生命被公交车温柔地让过。
雨丝依旧绵密,车窗上的水痕模糊了城市的轮廓。到站了,车门“嗤”地一声打开,我随着人流准备下车,第三次望向公交司机。一件干净清爽的豆绿色T恤,衬着他四十多岁沉稳的脸庞,整个人显得格外精神。我仿佛看见那只黑色的鸟儿在经过一番挣扎后,现已起飞,在细密的雨中越飞越高。
公交车缓缓启动,豆绿色的身影在雨幕中渐行渐远。我突然想起曾读过的一句话:“文明的高度,不在于车轮的速度,而在于刹车时的温度。”那些未被察觉的善意,像雨水浸润的树叶般沉默而明亮。谦让的中学生、让座的陌生人、绕行的司机,他们或许从未想过被铭记,可正是这些细微的动作,让钢筋铁骨的城市有了暖人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