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29日
门卫老宋
我所供职的这家单位的门卫,聘请自物业公司,员工们对他们不是很熟悉,加之物业公司人员流动快,有一些人还没有彻底熟悉起来,甚至还没弄清楚他们姓什么,已经转投他方另谋高就了。
老宋是个例外,他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干了近十年。整天露出一张笑脸的老宋,应该五十好几了,虽然一对黑漆一样的眉毛又粗又长,但是那一头略显花白的头发和稍微迟缓的动作,都在表明他离退休的日子已经不远。老宋嘴甜,上至单位领导下至普通职工,老宋总是笑脸相迎,由此也收获了大家对他的好感。虽然少数人不清楚他的姓氏,但提到门卫室“那个笑眯眯的师傅”,大家挺认可。
单位不大,门卫不管怎样来来去去,始终保持四人,两人一班,一班24小时,也就是说上一天一夜,再休息一天一夜。老宋他们的工作挺简单,除了在门卫室值守,也就是分发一下报纸,接收一下快递,联系一下送水工,不时到停车区域巡视一下,再有就是每天下班后检查各楼层的窗户、电灯关没关好。当然,偶尔遇上开会什么的,也会帮着做一些杂事。老宋总是按部就班地完成着工作任务,不见他忙,也不见他闲,做事有分寸,火候也拿捏得很准。
前几年,我所在的部门人手紧缺,退休的走了多位,却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充,我不得不经常白天加黑夜连轴转,上班时间长,与老宋接触便比别人多些。只要老宋当班,我上下班经过门卫室时,他准会迎上来和我打招呼,“李老师来啦”“李老师下班啦”。有时我不是特别忙,或者遇上心情好时,也会在门卫室前站一站,甚至进到门卫室里坐上一小会儿,与老宋以及老宋的搭档聊聊天。这时候的老宋表现出一位门卫应有的素质来,除了对我工作的辛苦表示理解外,不该问的话绝不多问半句。我们可以聊物价涨幅,可以聊交通拥堵,可以聊学生学业,可以聊哪里发生了自然灾害,何处发掘出珍贵文物,但就是不聊单位的人和事,不聊我工作中涉及的问题。我觉得老宋挺识趣,于是,只要老宋不愿提及的话题,我也不打听。
由于同老宋接触多,我也便得到了他更多的“照顾”。有我的快递包裹到了,老宋一定会提醒我记得取走;朋友托我找的报纸,我放在门卫室等他来取,老宋一定会把它妥善地放好。当初进出单位的车辆还没有实行电子扫码启用自动升降横杆,老宋只要见到我的车要进出,总是提前按下遥控器,不用我在横杆前停车等待,也不用我按喇叭提醒他放行。这些举手之劳的事,老宋做得认真且坚持得很好,让我感激。一次,我买了单位定点帮扶村新摘的枇杷,捧了一些给老宋,他一个劲儿地推辞,好不容易才在连声道谢中收下,仿佛那是多么贵重的礼物。他的客气,倒让我觉得怪不好意思。
我是偶然间听说老宋生病了,平时见他身体挺好的,面色红润,身板也还算硬朗,怎么说病就病了呢?他请了一段时间的假,大约半月还是更久我不记得了。病假结束,老宋就回来上班了,无论气色还是精神与往常没什么两样,我也就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以为不过是普通的毛病而已。波澜不惊的日子又过了几个月吧,我外出一周,回单位后听说老宋得了一种血液方面的疾病,已经辞职离开物业公司了。我有些惊讶,也有些怅然若失,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我这才想起,竟然不知道老宋是哪里人,不知道他家里半点情况。这个普通得放在人海里就无处寻见的人,用近十年的时间成为了我生命中的过客,我除了会记住他,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祝他早日好起来。
老宋是个例外,他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干了近十年。整天露出一张笑脸的老宋,应该五十好几了,虽然一对黑漆一样的眉毛又粗又长,但是那一头略显花白的头发和稍微迟缓的动作,都在表明他离退休的日子已经不远。老宋嘴甜,上至单位领导下至普通职工,老宋总是笑脸相迎,由此也收获了大家对他的好感。虽然少数人不清楚他的姓氏,但提到门卫室“那个笑眯眯的师傅”,大家挺认可。
单位不大,门卫不管怎样来来去去,始终保持四人,两人一班,一班24小时,也就是说上一天一夜,再休息一天一夜。老宋他们的工作挺简单,除了在门卫室值守,也就是分发一下报纸,接收一下快递,联系一下送水工,不时到停车区域巡视一下,再有就是每天下班后检查各楼层的窗户、电灯关没关好。当然,偶尔遇上开会什么的,也会帮着做一些杂事。老宋总是按部就班地完成着工作任务,不见他忙,也不见他闲,做事有分寸,火候也拿捏得很准。
前几年,我所在的部门人手紧缺,退休的走了多位,却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充,我不得不经常白天加黑夜连轴转,上班时间长,与老宋接触便比别人多些。只要老宋当班,我上下班经过门卫室时,他准会迎上来和我打招呼,“李老师来啦”“李老师下班啦”。有时我不是特别忙,或者遇上心情好时,也会在门卫室前站一站,甚至进到门卫室里坐上一小会儿,与老宋以及老宋的搭档聊聊天。这时候的老宋表现出一位门卫应有的素质来,除了对我工作的辛苦表示理解外,不该问的话绝不多问半句。我们可以聊物价涨幅,可以聊交通拥堵,可以聊学生学业,可以聊哪里发生了自然灾害,何处发掘出珍贵文物,但就是不聊单位的人和事,不聊我工作中涉及的问题。我觉得老宋挺识趣,于是,只要老宋不愿提及的话题,我也不打听。
由于同老宋接触多,我也便得到了他更多的“照顾”。有我的快递包裹到了,老宋一定会提醒我记得取走;朋友托我找的报纸,我放在门卫室等他来取,老宋一定会把它妥善地放好。当初进出单位的车辆还没有实行电子扫码启用自动升降横杆,老宋只要见到我的车要进出,总是提前按下遥控器,不用我在横杆前停车等待,也不用我按喇叭提醒他放行。这些举手之劳的事,老宋做得认真且坚持得很好,让我感激。一次,我买了单位定点帮扶村新摘的枇杷,捧了一些给老宋,他一个劲儿地推辞,好不容易才在连声道谢中收下,仿佛那是多么贵重的礼物。他的客气,倒让我觉得怪不好意思。
我是偶然间听说老宋生病了,平时见他身体挺好的,面色红润,身板也还算硬朗,怎么说病就病了呢?他请了一段时间的假,大约半月还是更久我不记得了。病假结束,老宋就回来上班了,无论气色还是精神与往常没什么两样,我也就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以为不过是普通的毛病而已。波澜不惊的日子又过了几个月吧,我外出一周,回单位后听说老宋得了一种血液方面的疾病,已经辞职离开物业公司了。我有些惊讶,也有些怅然若失,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我这才想起,竟然不知道老宋是哪里人,不知道他家里半点情况。这个普通得放在人海里就无处寻见的人,用近十年的时间成为了我生命中的过客,我除了会记住他,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祝他早日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