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3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04日
诗和远方,就在家乡
— —青阳县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侧记
  □ 通讯员 赵召明
  盛夏的傍晚,青通河畔蓉城镇百花村的萤火虫露营基地迎来了一天的客流高峰。游客们或对坐闲谈或卷起裤脚追逐浪花或手持水枪嬉戏打闹,一幅惬意的和美乡村图在欢声笑语中徐徐展开。
  近年来,青阳县大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县建设,依托现有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人文历史、产业发展等优势,围绕环九华山区域,构建规划建设一体、特色产业互补、公共服务共通的先行示范区,带动全域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步伐。截至目前,全县共申报建设精品示范村10个,和美乡村覆盖率位于全省前列。
  山水间铺展和美底色
  “以前每个村各自为战,如今县里一张蓝图管到底,我们心里也踏实。”站在东桥村即将投入运营的新民宿旁,朱备镇和美乡村建设联络员黄晨信心满满地介绍起该镇和美乡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实施进展情况。这份自信,源自县委、县政府对“千万工程”战略的深刻践行。近年来,该县将目光聚焦于环九华山区域,擘画出“青通河一线,环九华一片”的和美画卷,计划到2027年建设20个左右精品示范村,串联起九华山东、西、南三大出入口,形成3条宜居宜业宜游的门户风景线。
  如今,东九华“青通河十里画廊”已从蓝图变为现实。河水潺潺,白鹭翩跹,沿岸不再是杂乱无章的农舍,悄然生长的是百余家风格各异的精品民宿和农家乐。暑假期间,和家人一起在好运龙潭景区消暑纳凉的南京游客李女士赞叹道:“没想到,在九华后山,还有这么一个好去处,能让孩子如此亲近自然,这趟旅行值了!”她的赞叹,正是青阳精心谋划、有序建设和美乡村的最好回响。
  乡土风情绽放独特魅力
  和美乡村,绝非千村一面,青阳各村特色鲜明。在县农业农村局,申报建设的10个精品示范村,“一村一档”清晰地记录着各自的“独家秘籍”:蓉城镇牌楼村围绕“站前集散地,水韵新牌楼”定位,以青通河九华秘境风景道为核心,结合高铁站前区建设,融合青通河水韵,重点发展城郊民宿、商贸服务、文化娱乐、夜间经济等业态;杨田镇仙梅村以“人文仙梅 活力生鲜”为主题,联合周边村庄抱团发展“活力生鲜”联盟项目,着力破解产业发展难点、堵点;陵阳镇沙埂村立足“九华山下 水韵沙埂”目标,发挥九华山下农文旅融合项目带动示范作用,打造具有现代田园风光的新时代农村社区… …
  “依托现有资源禀赋、人文历史和产业发展基础,我们将环九华山的6个乡镇串联起来,整合各类资源,通过系统化‘规、建、管’,全力打造‘环九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行示范区。”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刘志英表示。
  共建共享实现长久“和美”
  如何让乡村这份“和美”持久保鲜?青阳的答案藏在创新的机制里。夜幕降临,走进朱备镇东桥村东九华星野露营地,帐篷星罗棋布,篝火晚会热闹非凡。“场地建成后,交给我们专业公司运营,既能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也让这片闲置地‘ 活’起来。”东九华星野露营地负责人郑厚建告诉笔者,每逢节假日,来此游玩的游客单日最高达2000余人次。
  昔日的闲置地蝶变为村民和游客共享的生活空间,这种“和美资产联动运营”模式,实现了政府减负、企业获利、村民增收、环境提升的“多赢”。
  在看不到的地方,一场“智慧管护”也在进行。“打个电话或在手机上点一点,清掏、维修的服务就上门了,又快又省心!”蓉城镇牌楼村村民何武清指着墙上张贴的一块醒目标识牌说。群众能享受这份便利,源自该县引入第三方机构,构建起“线上+线下”人居环境长效管护体系。改厕管护只是起点,如今这套体系正逐步覆盖中心村常规设施维护等服务,确保乡村“面子”和“里子”始终如一。
  从青通河畔次第亮起的民宿灯火到东九华星野露营基地响起的阵阵欢笑,再到水韵沙埂的现代田园气息……如今,一幅产业兴、生态美、治理优、乡韵浓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在九华山下徐徐展开,串起乡村振兴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