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3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04日
硬件更优 服务更全 管理更精
“工会驿站+”让“家”更温暖
  □ 通讯员 杨桓 张伟明
  在青阳的大街小巷,一间间贴着“工会驿站”标识的场所,正成为户外劳动者心中的“温暖地标”。近年来,县总工会以服务民生为出发点,聚焦骑手、环卫工人、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需求,持续推进工会驿站阵地建设与功能升级,“工会驿站”硬件提标、服务提质、管理提效,成为户外劳动者的“能量补给站”。
  “八有”标准让服务更优
  “以前累了只能在路边坐会儿,现在驿站里有空调、饮水机,还能热饭,就像家里一样舒服!”在九华社区工会驿站休息的环卫工王大姐感慨道。今年,县总工会严格按照“八有”标准(有场所、有标识、有人员、有服务、有设施、有制度、有宣传、有台账)对全县84家工会驿站进行全面提质增效,重点对6家核心驿站(税务局、总工会、九华社区等)升级改造,新增应急药箱、充电设备、阅读角等设施,部分驿站还配备法律服务台、心理咨询室等。
  截至目前,5家升级后的驿站已投入使用,空调、微波炉、饮水机等基础服务100%覆盖,夏季防暑降温包、冬季取暖设备按季节动态调整,让户外劳动者“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的需求从“有”向“优”迈进。
  为扩大服务覆盖面,县总工会还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联动宣传:制作《工会驿站地图》手册,拍摄“劳动者说”宣传短片,在高德地图标注所有站点,让户外劳动者“一键导航”;联合社区、企业开展“驿站开放日”,邀请居民体验服务。
  服务升级让功能更多
  工会驿站的“提质”,不仅体现在硬件上,更体现在服务内涵的拓展上。今年,县总工会创新“工会驿站+”模式,将单一休憩功能升级为“服务综合体”。九华社区驿站开设“暑托班”,解决快递员、外卖员“带娃难”问题,20余名孩子在这里过暑假;龙山花园驿站举办“女性法治课堂”,为女性劳动者普及劳动权益知识。芙蓉湖公园驿站邀请县医院医护人员开展义诊,累计服务200余人次;县总工会驿站联合心理咨询师开展“情绪疏导讲座”,为高强度工作的户外劳动者缓解压力。
  “以前驿站是喝水、歇脚的地方,现在还能学法律、看医生、带娃,真是太贴心了!”外卖员林杰道出了众多劳动者的心声。今年以来,全县驿站已提供法律咨询、心理健康辅导等多元化服务超500人次,真正实现了“服务跟着需求走”。
  科学管理让服务“在线”
  阵地建得好,更要管得好。县总工会推行“站长负责制”,组织驿站管理员开展专项培训,从服务礼仪到应急处理,从台账记录到活动策划,全面提升管理效能,通过“选树典型”带动整体提升。近年来,县税务局工会驿站等2家驿站获评“全国最美工会驿站”,芙蓉湖公园工会驿站等2家驿站获评“安徽省最美工会驿站”,还有1名站长被评为“明星站长”。
  “ 看到‘全省最美工会驿站’的牌子,我们更有动力把服务做细!”芙蓉湖公园驿站站长张宏说。如今,全县每个驿站都建立了“服务日志”,记录劳动者需求;县总工会定期巡查,确保设施完好、服务到位。
  “ 现在送外卖经过驿站,我都会进去喝口水,跟站长打个招呼,这里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林杰的话正是该县工会驿站从“建起来”到“用起来”“热起来”的生动写照。
  从84家驿站的“全域覆盖”,到6家核心驿站的“提质增效”,该县的工会驿站正以硬件更优、服务更全、管理更精的姿态,成为民生实事的“微窗口”、城市温度的“ 传感器”。未来,县总工会将持续聚焦劳动者需求,推动驿站从“基础型”向“智慧型”“贴心型”迭代,让每一分奔忙都被温柔以待,让每一分付出都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