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4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26日
《我们的暑假》系列报道之四:
足球夏令营:汗水、友谊与成长的夏天

在2025年安徽省校园足球夏令营小学组的活动中,我市和其他地市的足球少年们在绿茵场上角逐。

  □ 记者 唐馥娴
  夏日的安徽,热浪翻涌,而在合肥、芜湖、阜阳三地的绿茵场上,一群来自池州的足球少年正迎着暑气奔跑、传射,个个汗流浃背。他们中有小学生、初中生,也有高中生,这个夏天,他们代表池州,走向一个更宽阔的足球世界。
  这个暑假,安徽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分学段在三地举行。我市派出多组别队伍参与,孩子们在领队和教练的带领下,与来自全省各地的球员一同训练、竞赛、交流。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暑期集训,而是一个以“沟通、交流、学习”为内核的成长课堂。
  小学组:从“追着球跑”到“用脑子踢球”
  舒若惜是石台县少奇红军小学五年级学生,也是我市小学组的代表之一。她的话简单却认真:“足球不仅要用脚,还要用脑子。”在专家讲座中,让她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有关“球商”的— —这意味着踢足球时不仅要找球,还要预判队友和对手的位置。
  夏令营期间,小学组的活动内容丰富多样。除了日常的足球专项训练,还有教练员培训、专家讲座、交流比赛和爱国主义教育。专家讲座围绕校园足球改革发展理念、足球运动起源与发展等主题展开,帮助孩子们从更宏观的视角理解足球。足球专项培训则通过理论课和实践课,现场教学和训练指导,提升学生的足球技能。
  和其他孩子一样,舒若惜也被分进一个混编队伍,队友来自宿州、马鞍山、滁州等地。“他们的技术很全面。”她感慨道。最让她开心的环节是“足球嘉年华”,尤其是用头或脚颠球的游戏,她觉得特别有意思。
  在交流比赛中,营区内部举行了多场交流赛,以赛训结合的形式进行,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舒若惜说:“通过和其他地市的小朋友比赛,我学到了很多新技巧,比如外脚背长传,这个动作可以将球更准确、稳定地传到队友脚下。”
  回到家后,她告诉妈妈郑菲菲:“有一天训练下大雨,您要是在场的话,肯定舍不得我在雨里淋着,但在雨里踢球,感觉被洗了一遍,特别畅快。”郑菲菲发现,女儿回来后,不怕吃苦,更爱足球了。
  闭营晚会上,舒若惜还跳了一段街舞《夏天》。妈妈笑着说,非常应景。各参营地市都组织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体节目,在闭营仪式或联欢活动中展示各地风采,丰富了营员的精神文化生活。
  初中组:在陌生队友间学会“团结”
  陈泽熙,开学后就是池州市第十中学初三的学生,是初中组的16名成员之一。“我明白了团体的重要性就是团结。”他这样总结这次夏令营最大的收获。他被分到一个混编组,队友来自亳州、合肥等地。“亳州传控比我们好,合肥个人能力比较突出。”
  初中组的活动场地在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陈泽熙坦言,这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夏令营,他觉得自己在“长传精准度”上还欠缺。他说:“他们比我们优秀,我们还要努力练。”
  在足球专项培训中,教练根据孩子们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重点培养他们对足球的兴趣,设计“足球接力”“射门小游戏”等趣味活动,提升基本的运球、传球能力。对于速度较快的孩子,教练会设计“一对一”突破、快速反击等针对性训练;对于力量较强的孩子,则侧重于防守对抗、头球争顶等训练;对于身体较为瘦弱的孩子,引导他们通过灵活的跑位、巧妙的传球来参与比赛。
  初中组领队兼教练黄挺认为,这种“打散重组”的安排恰恰是夏令营最巧妙的设计。“教练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心理和球技,整合成一支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队伍,这对教练和孩子都是挑战,但也最能锻炼人。”他特别提到,池州队员合作完成的足球海报获得了二等奖,“这也是团队协作的成果。”
  黄挺还分享了他在观察其他教练训练后的感悟:“教学细节的多样性让我印象深刻。不同教练对同一技术动作(比如停球)的讲解角度差异很大。教学没有固定模板,关键是找到适合孩子理解的方式,灵活调整比照搬流程更重要。”
  在爱国主义教育环节,队员们参观了博物馆。黄挺认为这样的安排对孩子们有积极影响:“博物馆里的文物、历史场景还原等,直观展现了安徽地区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灿烂文化和杰出成就。孩子们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能更真切地感受家乡和国家的历史底蕴,从而增强对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高中组:从“踢球”到“思考足球”
  赵王浩,安徽交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二学生,池州市青少年足球队的成员。他在高中组的夏令营中有了新思考,他说:“团队意识和团结,这些对我们帮助最大。”专家讲座上,他记住了一个理念:足球是团队运动,不能盲目单干。
  高中组的活动在阜阳市举行。赵王浩特别提到“球商”这个词,这不只是技术,更是对比赛的理解、局势的判断、战术的执行。“合肥的队员球商比我们高,脚下技术和团队意识也更强。幸运的是,我的基本功也比较扎实。”
  除了踢球,他们还参观了烈士纪念馆,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更能体会到为国踢球、为家乡踢球的荣誉感。”他说。急救培训也让他觉得“非常有用”,“比如包扎,3分钟就学会了,还培训了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
  关于未来,这个高二男孩目标明确:“我想做一名足球教练。”带队教练何海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这次夏令营不仅提升了队员的技能,更在团队协作和应变能力上带来显著变化。他们在开闭营仪式上精神风貌很好,比赛中也能快速适应不同对手的风格。”
  何海强还特别提到了专家讲座对队员的影响:“专家们的讲座不仅拓宽了队员的视野,也激发了他们对足球更深层次的理解和热爱。我相信这些经历将成为他们未来足球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夏令营活动中,所有组别都安排了一个看似与足球无关的环节:参观博物馆或纪念馆。“博物馆教育是对知识体系的补充,跳出课本和训练场,拓宽认知视野,培养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小学组领队、石台县教体局体卫艺股负责人黄国胜认为,这样的安排很有必要。“当看到展品中体现的集体奋斗、团结抗敌等历史场景时,也会进一步强化他们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这种意识也能反哺到足球训练和比赛中,促进团队配合。”
  采访过程中,有一个词被孩子、家长、教练反复提及:团队。从“扎堆追球”到懂得跑位配合,从彼此陌生到为队友欢呼,短短几天,孩子们在足球技能、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和变化。
  “ 足球夏令营的核心价值,是以足球为载体,实现多维度的成长和素质教育。”黄挺说,“踢好球、做好人、上好学,健康快乐成长,这才是校园足球最关键的目标。国家现在非常重视校园足球的发展,省重点高中及很多知名高校都给足球生提供了升学平台,我觉得这对孩子和家长来说,是最直接也最有实际意义的举措。”
  这个夏天,足球少年们收获的远不止于比赛输赢。从个人技术的打磨到团队合作的领悟,从身体力行的拼搏到爱国情怀的升华,一次夏令营已成为他们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一课,而池州校园足球的明天,正随着他们的归来而愈发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