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7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26日
远邻
马建忠
  夏日。入暑。久不见落雨。密匝的爬山虎一层一层铺展,无精打采的蝴蝶在野花上驻足,随海风吹拂无奈地摇摆。一只鸟落在枝头,望着忽明忽暗天空裹挟的一片乌云。
  院子里水泥地很干净,甄老太目不转睛盯着院门。
  小院古朴典雅,离海边很近,在北方海滨小城像这样的海景小院属于稀缺品,从不乏房租客。
  甄老太喜欢跟房租客在一起聊天。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让她不出门便能了解到各地的风土人情、习俗以及人与人交流的情趣。她从一个打怪兽的孩子身上看到定居海外儿子的童年,从年轻情侣眉目传情中瞅出温馨,从一对老夫妇牵手的背影里瞧见了浪漫时光… …
  这些日子租房的人来了一波又一波,租客给的房租价格越来越高,她不为所动,说什么也不外租,弄得房租客十分沮丧。自从贾老太走进她的视野,这个小院就对外人关上了门。
  五年前,甄老太从公交站往回走,一阵饥饿感让她心慌不安,汗水迅速浸湿了帽衫。
  贾老太发现甄老太的时候,她无力地倚在墙边,试图扶住墙,一下子倒在地上。
  贾老太蹲下身子问:“大姐你怎么啦。”
  甄老太吃力地说:“可能犯低血糖了。”
  贾老太从行李箱中拿出一块糕点递给她。
  甄老太吃了几口,冷汗渐渐褪去,说:“谢谢你。”
  贾老太说了句不客气。
  甄老太又说:“看你的样子是外地来的游客吧。”
  贾老太看了眼行李箱,有些矜持地笑了笑。
  甄老太不假思索地说:“我家就在附近有屋出租,不嫌弃过去看看。”
  贾老太的笑脸松弛下来,说:“阜宁夏天热,我想跟候鸟一样,热的时候来北方海滨小城住几个月避暑… … ”
  贾老太的要求不低,靠海边,独立小院房,最好能跟上些年纪的老太太做邻居,闲时聊聊天。
  甄老太缓缓站起身,用手握住行李箱。贾老太直勾勾瞅着她激动的表情,似乎明白了。
  贾老太住进甄老太的小院。简单收拾后,两个人坐在门前的大柳树下。甄老太递给贾老太一块西瓜说:“多亏了你,要不后果不敢想象。”
  贾老太说:“碰到这样事儿,谁都会这么做的,只不过巧了,我行李箱里刚好有从家里带来的大糕。”
  甄老太眉毛一挑说:“阜宁大糕。”
  贾老太点点头。
  接下来的日子两个人慢慢熟悉起来。
  甄老太讲了自己的故事:作为面点师鉴定考评员,她只会品尝,不会做面点,总觉得有些遗憾。退下来后她想着自己做些面点。晕倒那天她去市里选一款介乎于专业和家庭之间的烤箱和厨师机回来。
  贾老太从盒里拿出一块阜宁大糕递给甄老太。
  贾老太讲了自己的故事。从糕点厂买断后,她用买断的钱开了家蛋糕房,生意还算不错,赚的钱供女儿考大学、读研、留学。如今,孩子学业有成做了阜宁大糕海外总代理,不想让她再辛苦了。
  贾老太感叹一声说:“年纪大,心有余而力不足啦,可闲下来又觉得像浮萍无根。”
  几天后,甄老太和贾老太在厨房收拾出一块地方,趁着斜阳挂柳梢,热气渐消,做起面点。
  贾老太脑子里装着现成的面点方子。从面包入手吧,在她的建议下,甄老太去超市购买了面包专用面粉,捎带买了果脯等佐料。
  那段时间厨房成了两个人见面地。两个人用准备好的量杯、水、面粉,一点点将面糅合在一起。甄老太拿着厨师机说明书看了又看,贾老太就笑,说:“难为你这个干了几十年考评师的学院派… … ”
  甄老太不知从哪儿下手,被贾老太这么一说,那份尴尬的表情就被稀释了。
  秋天到了。厨房里多了各式各样的糕点模具,一副高级面点房的气派。可甄老太做出的面包塌软,蛋糕还是有裂纹,曲奇过硬,还好多油多糖的核桃酥给足了她面子,从外形到口感,与贾老太相差无几。这些面点与超市里的相比,个头明显小一圈,也不如超市里的闻着味道香。
  甄老太与贾老太不这么想,她们亲手制作的面点是地地道道的好食品,不加任何添加剂,没有用次品油脂及面粉。她们用这种方式找到了欣慰。有一种惺惺相惜的幸福和满足。
  夏去夏又回。贾老太每年来避暑都会给甄老太带阜宁大糕。甄老太做的面点越来越有模有样。去年秋天,甄老太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按照阜宁大糕的配料表尝试做一下。
  贾老太明白甄老太的意思,但她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阜宁大糕做出来没那么简单,配料表中各种食物配比略有偏差,口感就会大为不同。
  看着甄老太的认真劲儿,贾老太决定回去试一试。
  春暖了,草绿了。夏热了,花开了。甄老太发给贾老太的信息没人回,打的电话无法接通,让她时常在黑夜里失落。
  几声敲门打断了甄老太的思绪,快递员推开门把一个纸盒子放在她手里。甄老太拎着盒子进屋用厨房剪划开,里面是阜宁大糕,她的眼睛有些湿润。一张纸条滑落地面,她弯下腰轻轻地拾起来,戴上老花镜仔细看上面的字迹:甄阿姨您好,母亲不幸病逝,今后我会代她给您邮寄阜宁大糕… …
  甄老太一时没有缓过神来。不知何时,天空飘落起丝丝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