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3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27日
石埭县建制撤销始末(下)
  □ 通讯员 李求实
  从石埭并向太平到石埭县制撤销以后,“两县一体”的太平县党政工作重点还是抓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原石埭县领导班子部分成员进入新的太平县委、人委的领导班子里,原石埭县的广阳、夏村区移民安置统一由太平县委、人委领导。
  1959年,原石埭县列入芜湖专区年度基本建设项目名单中,属于县办新建项目的有:颗粒肥料厂、水力发电厂;属于乡镇新建、扩建项目的有:广阳镇木浆厂、锯木厂、土铁厂、农具厂、针织厂、印刷厂、茶厂等。这些分布在全县的项目,因为区划变更和县制撤销,落实建设情况就成了大“太平县”时期的事了。比较显著的有下面两件大事。
  第一,对石埭茶厂进行扩建。广阳公社是世界名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的近地产区。根据相关规划,石埭、太平县联合决定在原石埭茶厂生产的基础上扩大再生产,以增加工业收入,准备由国家投资,购置生产设备、维修工具。扩建的具体内容包括几方面:一是提升生产能力,拟在合并前加工2400担的基础上,将加工计划提高到14000担;二是包装容器及相关原料准备上,预先准备10000担的原料;三是人员安排,原厂仅有3名行政人员,计划增加17人,技术人员原有5人,计划增加到70人,充分利用本县技术人才,不足人才从外县引进,计划招收一般性用工500人,季节性用工临时招用城镇居民、职工家属和半劳动力;四是厂址临时选在广阳原石埭县人委会和石埭县委办公楼。
  第二,合编《太平(石埭)革命史》。石埭、太平接壤有几十公里,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石埭、太平及周边地区建立过多个党组织。如:1934年1月成立中共石(埭)青(阳)太(平)中心县委;1934年7月成立中共石埭县委,隶属太平中心县委领导;1934年8月发起以石埭游击区为中心的石、太、祁、黟边区的柯村暴动;1934年12月中旬,方志敏率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经谭家桥激战之后辗转来到石埭;1947年3月太(平)石(埭)工委及其武装工作队成立;1947年9月太(平)石(埭)县委及县武工队成立,并开辟太(平)石(埭)黟(县)祁(门)边区根据地,等等。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完全胜利之后,石埭、太平两县责无旁贷地要对这段革命史进行整理,编撰《太平(石埭)革命史》。
  1961年12月,徽州专区恢复,太平县(包括原石埭并入的区划)由芜湖专区改属徽州专区;1963年10月8日,太平县移民机构名称改为“太平县移民委员会”,县委书记杨桂林兼任主任,太平县县长吕秋山兼任副主任,原石埭县副县长袁振声和周自维、杨造川、陆启银为委员;1963年12月27日,太平县委和县人民委员会机关迁至新县城甘棠镇。
  石埭并入太平县之后,“石埭”这个字眼在书面上几乎不再出现。原石埭县境内各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和干部群众,在新的太平县委、县人委的领导下进行着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