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16日
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 通讯员 魏翠英
今年以来,张溪镇在抓好粮油生产的同时,不断发展壮大特色种养业,村联合社带头发展产业成效显著——葛仙铺村种植黄桃220亩,兰田村种植蓝莓76亩,联盟村、蓝水村种植香稻238亩,均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
产业发展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销售渠道单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都是发展的瓶颈。面对这些问题与短板,张溪镇不等不靠,精准施策破局。紧扣该县“食用菌、茶叶、油茶、鳜鱼”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及菊花新兴产业布局,在现有特色种植基础上推动食用菌、茶叶、油茶规模扩容,同时以升金湖农文旅线路为纽带,利用1000余亩撂荒地治理成果,带动村联合社发展菊花产业。今年,白联村率先试种60余亩菊花,目前长势良好,为新兴产业发展探路。
依托升金湖、大历山、黄湓河等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张溪镇把农文旅融合作为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重点打造的集科考研学、亲子农事体验、垂钓、农家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升金湖科考研学基地,已基本完工,拟于今年底开放;同步推进的舜盛地质公园项目,正有条不紊地开发湿地旅游、康养旅居业态,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
在产品品牌化建设上,该镇坚持“精耕细作”。从产品筛选、包装设计到宣传推广,全程聚焦“张溪特色”,打造专属品牌礼盒,推动产品入驻商超与电商平台。如今,兰田村蓝莓已注册“耘谷源”“兰岭源”商标,成功入驻“邮乐购”平台;蓝水村香米“溪水冲”凭借优质口感声名远播,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重点项目的谋划与推进,让产业发展有了“硬支撑”。为守牢粮食安全底线,该镇规划建设张溪镇社会化服务园区,建设育秧工厂、育秧大棚、粮食烘干中心,开展农机租赁、秧苗代育、旋耕、起垄、飞防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为做优做强食用菌产业,该镇持续推进的食用菌全产业链产业园项目已完成测绘、初步设计,正全力招引运营商、筹措资金,为产业延链补链蓄力;农业数字产业园、升金湖湿地旅游综合体验区等项目也在谋划中,将构建数字农业体系、打造“农事体验+旅游度假”综合体,推动产学研与农文旅深度融合。
配套设施的完善则为产业发展“ 添砖加瓦”。总投资160万元的果蔬冷链、分拣中心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大幅延长农产品保鲜期,提升附加值;为服务科考研学基地运营,该镇在白联、联盟、沉团村公路沿线实施亮化工程,发展农家乐与庭院经济,流转管村组200余亩土地建设旅游体验区。同时,该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优先修建产业相关道路、山塘、水库,合理规划产业用地,引入社会资本,破解镇域经济基础薄弱难题,推动农产品深加工发展,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张溪镇在抓好粮油生产的同时,不断发展壮大特色种养业,村联合社带头发展产业成效显著——葛仙铺村种植黄桃220亩,兰田村种植蓝莓76亩,联盟村、蓝水村种植香稻238亩,均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
产业发展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销售渠道单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都是发展的瓶颈。面对这些问题与短板,张溪镇不等不靠,精准施策破局。紧扣该县“食用菌、茶叶、油茶、鳜鱼”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及菊花新兴产业布局,在现有特色种植基础上推动食用菌、茶叶、油茶规模扩容,同时以升金湖农文旅线路为纽带,利用1000余亩撂荒地治理成果,带动村联合社发展菊花产业。今年,白联村率先试种60余亩菊花,目前长势良好,为新兴产业发展探路。
依托升金湖、大历山、黄湓河等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张溪镇把农文旅融合作为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重点打造的集科考研学、亲子农事体验、垂钓、农家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升金湖科考研学基地,已基本完工,拟于今年底开放;同步推进的舜盛地质公园项目,正有条不紊地开发湿地旅游、康养旅居业态,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
在产品品牌化建设上,该镇坚持“精耕细作”。从产品筛选、包装设计到宣传推广,全程聚焦“张溪特色”,打造专属品牌礼盒,推动产品入驻商超与电商平台。如今,兰田村蓝莓已注册“耘谷源”“兰岭源”商标,成功入驻“邮乐购”平台;蓝水村香米“溪水冲”凭借优质口感声名远播,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重点项目的谋划与推进,让产业发展有了“硬支撑”。为守牢粮食安全底线,该镇规划建设张溪镇社会化服务园区,建设育秧工厂、育秧大棚、粮食烘干中心,开展农机租赁、秧苗代育、旋耕、起垄、飞防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为做优做强食用菌产业,该镇持续推进的食用菌全产业链产业园项目已完成测绘、初步设计,正全力招引运营商、筹措资金,为产业延链补链蓄力;农业数字产业园、升金湖湿地旅游综合体验区等项目也在谋划中,将构建数字农业体系、打造“农事体验+旅游度假”综合体,推动产学研与农文旅深度融合。
配套设施的完善则为产业发展“ 添砖加瓦”。总投资160万元的果蔬冷链、分拣中心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大幅延长农产品保鲜期,提升附加值;为服务科考研学基地运营,该镇在白联、联盟、沉团村公路沿线实施亮化工程,发展农家乐与庭院经济,流转管村组200余亩土地建设旅游体验区。同时,该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优先修建产业相关道路、山塘、水库,合理规划产业用地,引入社会资本,破解镇域经济基础薄弱难题,推动农产品深加工发展,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