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17日
跨省协作调纠纷暖心守护解民忧
□ 记者 张艺楠 通讯员 丁满莲
“ 太感谢了!自从上次跨省调解后,他再也没有骚扰过我,这下我彻底安心啦!”9月8日,叶女士在接受东至县木塔乡综治中心工作人员随访时,话语里满是感激。
事情要从今年6月说起。家住木塔乡的叶女士,遭遇远在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西湖乡前男友汪某的持续纠缠,还收到语音威胁,让她不堪其扰。无奈之下,叶女士向木塔乡综治中心寻求帮助。接到诉求后,综治中心第一时间依托“木莲经西”皖赣边际联合调解委员会,启动跨省协作调解。两地多方力量联合介入,找到汪某并开展耐心劝导,最终让他认识到错误,当晚随工作人员前往木塔乡与叶女士当面达成和解,化解了一场随时可能升级的矛盾。
叶女士重获“安心”,得益于运行多年的“木莲经西”皖赣边际联合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联调委”)所搭建的跨省协作机制。针对省际交界处管辖交互、地界交错的特点,联调委通过建立定期会商、信息互通、人员联动等机制,有效打破治理壁垒,实现跨省纠纷就地化解,让群众无需跨省奔波。
“ ‘ 木莲经西’这个名字,是取自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木塔乡、江西省景德镇市鄱阳县莲花山乡、浮梁县经公桥镇与西湖乡4个乡镇地名的首字。”木塔乡综治中心专职副主任吴芳斌向记者介绍。长期以来,这一带民众往来频繁,但过去在山林权属划分、婚姻家事矛盾等纠纷调处上,常因地域阻隔导致效率低下,甚至出现推诿扯皮久拖不决的情况。
为破解这一难题,2004年,四地共同成立联调委,探索跨省协作机制。成立初期,联调委仅能通过定期会商沟通问题,可实际操作中,常因信息传递滞后、权责界定模糊,导致部分纠纷调解周期长、效果不佳。历经二十余年实践优化,联调委从最初的简单会商,逐步形成成熟高效的“三快三准”工作机制——快速响应诉求、快速联动力量、快速调处矛盾,精准把握纠纷症结、精准适用法律法规、精准融通情理人心,以公平公正的处理赢得了两省群众的信任。“以前跨省调解像谈判,各护一方;现在更像一家人办事,公道才是硬道理。”吴芳斌说。
如今,“木莲经西”联调委的作用早已不止于纠纷调解,更延伸出跨省互助的新功能。今年8月,木塔乡一名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不慎走失。“木莲经西”联调委第一时间启动联动机制,将老人信息同步至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经公桥镇。当地村民得知消息后,主动加入搜救队伍,两地迅速组建起由民警、村干部、网格员和村民组成的近两百人联合搜救队。搜救过程中,大家采用地面巡查、无人机航拍、监控溯源与警犬搜救相结合的立体模式,在高温闷热的深山里连夜搜寻。历经35个小时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功找到老人。“这么热的天,深山里还可能有野兽,这些素不相识的人不顾危险帮我们找婆婆,真的太让人感动了!”老人的儿媳袁春向救援人员连连道谢。
这样的跨省联动并非个例。据统计,2024年以来,“木莲经西”联调委针对跨省纠纷,可实现1小时内即可联系当事人,跨区调解员同步介入,3日内便能提出调解方案,已成功处理8起跨省纠纷,群众满意度达100%。“皖赣边际至少15年未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边界矛盾显著下降,且都能在萌芽状态及时化解。”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西湖乡乡长吴平介绍道。
展望未来,木塔乡综治中心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完善信息互通、资源互享、人员互动机制,不仅在纠纷调解上持续发力,更要在省际共建上探索创新,让“木莲经西”联调委真正成为连接皖赣两省百姓的暖心桥、守护群众平安的安全网。
“ 太感谢了!自从上次跨省调解后,他再也没有骚扰过我,这下我彻底安心啦!”9月8日,叶女士在接受东至县木塔乡综治中心工作人员随访时,话语里满是感激。
事情要从今年6月说起。家住木塔乡的叶女士,遭遇远在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西湖乡前男友汪某的持续纠缠,还收到语音威胁,让她不堪其扰。无奈之下,叶女士向木塔乡综治中心寻求帮助。接到诉求后,综治中心第一时间依托“木莲经西”皖赣边际联合调解委员会,启动跨省协作调解。两地多方力量联合介入,找到汪某并开展耐心劝导,最终让他认识到错误,当晚随工作人员前往木塔乡与叶女士当面达成和解,化解了一场随时可能升级的矛盾。
叶女士重获“安心”,得益于运行多年的“木莲经西”皖赣边际联合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联调委”)所搭建的跨省协作机制。针对省际交界处管辖交互、地界交错的特点,联调委通过建立定期会商、信息互通、人员联动等机制,有效打破治理壁垒,实现跨省纠纷就地化解,让群众无需跨省奔波。
“ ‘ 木莲经西’这个名字,是取自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木塔乡、江西省景德镇市鄱阳县莲花山乡、浮梁县经公桥镇与西湖乡4个乡镇地名的首字。”木塔乡综治中心专职副主任吴芳斌向记者介绍。长期以来,这一带民众往来频繁,但过去在山林权属划分、婚姻家事矛盾等纠纷调处上,常因地域阻隔导致效率低下,甚至出现推诿扯皮久拖不决的情况。
为破解这一难题,2004年,四地共同成立联调委,探索跨省协作机制。成立初期,联调委仅能通过定期会商沟通问题,可实际操作中,常因信息传递滞后、权责界定模糊,导致部分纠纷调解周期长、效果不佳。历经二十余年实践优化,联调委从最初的简单会商,逐步形成成熟高效的“三快三准”工作机制——快速响应诉求、快速联动力量、快速调处矛盾,精准把握纠纷症结、精准适用法律法规、精准融通情理人心,以公平公正的处理赢得了两省群众的信任。“以前跨省调解像谈判,各护一方;现在更像一家人办事,公道才是硬道理。”吴芳斌说。
如今,“木莲经西”联调委的作用早已不止于纠纷调解,更延伸出跨省互助的新功能。今年8月,木塔乡一名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不慎走失。“木莲经西”联调委第一时间启动联动机制,将老人信息同步至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经公桥镇。当地村民得知消息后,主动加入搜救队伍,两地迅速组建起由民警、村干部、网格员和村民组成的近两百人联合搜救队。搜救过程中,大家采用地面巡查、无人机航拍、监控溯源与警犬搜救相结合的立体模式,在高温闷热的深山里连夜搜寻。历经35个小时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功找到老人。“这么热的天,深山里还可能有野兽,这些素不相识的人不顾危险帮我们找婆婆,真的太让人感动了!”老人的儿媳袁春向救援人员连连道谢。
这样的跨省联动并非个例。据统计,2024年以来,“木莲经西”联调委针对跨省纠纷,可实现1小时内即可联系当事人,跨区调解员同步介入,3日内便能提出调解方案,已成功处理8起跨省纠纷,群众满意度达100%。“皖赣边际至少15年未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边界矛盾显著下降,且都能在萌芽状态及时化解。”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西湖乡乡长吴平介绍道。
展望未来,木塔乡综治中心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完善信息互通、资源互享、人员互动机制,不仅在纠纷调解上持续发力,更要在省际共建上探索创新,让“木莲经西”联调委真正成为连接皖赣两省百姓的暖心桥、守护群众平安的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