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B2版
发布日期: 2022年01月12日
东至经开区:
凝心聚力强堡垒 砥砺前行争先锋
  2021年以来,东至经济开发区围绕推动绿色转型发展,以强化党的建设、加强党企融合为抓手,准确把握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产业优势,突出招大引强,狠抓项目建设,赶进度、抓质量、保安全,以重点项目建设助推“六稳”“六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全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园区。□通讯员吴兴东
  壮大产业集群 稳住经济“压舱石”
  新时代需要更高质量发展。2021年以来,东至经开区以打造省级高新区为目标,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稳投资、促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双招双引”与项目落地同时发力,通过项目带动、投资拉动,实现了固定资产投资和税收总额稳步增长。全年预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25亿元,同比增长30%;固定资产投资19.1亿元(其中技改投资13亿元),同比增长18%;财政收入4.8亿元,同比增长11.1%;外贸进出口6000万美元,同比增长40%;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0亿元,同比增长17.6%。
  招商引资是园区发展的重要抓手。2021年东至经开区围绕头部企业,重点推动广信农化TDI和PC项目落地,争取实现超200亿元链条产值;推动华尔泰延伸苯二胺和氨基膜树脂产业链,争取实现超百亿元链条产值。持续对73个项目实时跟进,全面分析解决项目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目前,在建项目30个,总投资76亿元,全部投产达效后,预计实现产值161亿元,税收12亿元;新建项目38个,总投资79亿元,全部投产达效后,预计实现产值276亿元,税收13亿元;谋划项目5个,总投资130亿元,全部投产达效后,预计实现产值210亿元,税收16亿元。
  2021年9月29日上午,位于东至经开区的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并获得“2021安徽省制造业百强企业”荣誉,经开区高质量发展迎来了新的“风口”。天赐股份收购奕升公司,广东聚石收购博倍和龙华公司,金陵药业收购东升公司,上市公司兼并重组效应持续凸显。区内泰合森公司被益沣收购,国家有机毒物东至分中心投运并取得县域首个环境检测CMA资质,创新发展实现量质齐升。
  科学规划引领 打好服务“组合拳”
  强化顶层设计引领发展,与省化工协会加强合作,修订“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主导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重点。结合新一轮香隅镇空间规划编制,实行区镇统筹编制,初定区镇规模18平方公里,其中园区15.1平方公里。
  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特勤站项目已完成立项,设计方案已确定,拟定于今年2月份开工建设;安置房二期项目、东二环广信段道路改造工程、铁水联运项目、污水处理厂二期、广信110KV输变电工程已基本完工;污水管网改造、东二环与G530连接线道路工程正在建设。综合管廊二期、公用码头扩规正在设计;危化品停车场、固废储存中心、香江闸至通河下游700米绿化提升工程、产业大道、安置房项目(配套283户)、新材料及医药孵化平台等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通过创新帮办服务模式,坚持实行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强化环境服务出生产力的意识。严格按照《东至经开区产业项目投资优惠政策》,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土地要素、环境容量指标、过桥资金和人才引进等工作,形成围着企业转跟着项目跑的新气象。坚持开展“四送一服”,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实在在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推动项目审批流程再优化、环节再精简、时限再压缩,积极营造亲商、富商、和商的良好氛围。
  做强非公党建 助推高质量发展
  加强党史学习教育,2021年东至经开区党工委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3次,召开党史学习会议8次,理论中心组学习17次,保证党史学习教育覆盖率达到100%。加强两个覆盖,2021年成立非公企业党支部4个;组建工会7个、妇委会6个、团支部2个,坚决消除党的组织和工作“空白点”。积极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5名企业出资人、20名中高层管理人员担任企业党组织书记。加强“党建+”发展格局。大力推进“一支部一特色”党支部品牌建设,普洛支部党建引领“三乐文化”建设被中组部《全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通报》采用。
  组织建起来,党员动起来,党旗飘起来,工业强起来。东至经开区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增强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功能,实现党建工作和企业效益“双提升”,促进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东至经开区以党建为引领,推进“村企共建”,聚焦农村发展,促进乡村振兴。2021年全年村企共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4次,召开村企共建座谈会2次,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会4次。全区企业共出资58万元,助力共建村产业发展、文化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智新公司、广信公司共帮助共建村成功流转土地417亩,种植绿化大苗生态林和果园,带动就业增收。
  (下转11版)   (上接10版)
  引进科技人才 开启绿色转型路
  东至经开区紧紧围绕重点产业对人才的渴求和迫切需要,积极推动产才深度融合,不断在引进高层次人才上下功夫,取得了良好效果。2021年全区用工总数5543人,其中经营管理人才884人、专业技术人才310人、技能型人才295人;博士4人,研究生23人,本科生376人。用工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全区职工信息全部录入平台,实现全区企业用工信息在线管理、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展示。杭州聚光科技、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等机构与园区长期合作,22名专业技术人才驻园办公,为园区提供咨询、技术服务。
  东至县和南京大学合作,共同组建了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至分中心,重点围绕长江保护、人才培训、环境检测、环境修复、园区管家等五个方面,建设高层次综合环保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为园区多家企业提供VOC(挥发性有机物)“一企一策”方案的编制工作,更有效地指导和监督企业“环境专项监督长”制的建立与运行。
  2021年东至经开区守牢生态环境底线,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根基,推动美丽园区建设,安全绿色成果不断巩固。全区以《两个导则》问题整改为突破口,深入开展危化品安全三年提升行动,着力提高化工园区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园区安全风险和评估分级顺利通过验收,评估得分76.97,达到一般安全风险(C类)。扎实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中央及省环保督察6个信访件问题和2020年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已销号,省厅挂牌督办问题即将摘牌。全面推行环境监督制,建立“开发区+企业+车间”三级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全面压实主体责任。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园区上下主导风向站点空气质量(AQI)优良率为93.7%(优良342天)。
  2022年东至经开区将围绕“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园区”的发展思路,推动园区绿色转型发展。
  高品质党建引领。切实发挥党工委统揽全局作用,推动党工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分管领域党建工作责任落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努力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精心打造“书记项目”升级版,推动党建带群建工作,充分发挥“区镇统筹”优势,持续推进“村企共建”工作,推动党建和发展双向融合,打造园区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
  高起点规划布局。立足专业化工园区定位,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和两个专项产业规划修订,加速推进《香隅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编制,做好与县级规划的衔接和落实,明确园区13.62平方公里的空间布局和开发边界范围。同步启动园区规划环评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为配套产业和设施建设提供支撑。
  高水平平台建设。完善经开区路网工程,推动铁水联运二期尽早完工投入使用,构建水路运输体系。提升基础设施配套,夯实园区综合承载力。严格土地管理,力争盘活闲置、低效用地800亩以上,推动13.62平方公里实现“九通一平”标准。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争取30个在建项目早投产,38个新建项目早开工,5个谋划项目早落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增动能。
  高标准转型升级。按照亩均效益评价办法,对全区化工企业实施综合评价,根据企业综合评价得分从高到低排列,划分等级,从产业扶持、差别化用水、用电、用汽、用地、信贷和差别化环保政策等方面实施管理,倒逼低效企业转型升级。
  高站位监管服务。夯实安全底板,持续开展园区安全风险排查评估,建成园区特勤消防站,组建企业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确保应急救援力量辐射全区;擦亮生态底色,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完成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推动生态治理与修复;做优服务保障,全面实行领导干部包保重点项目和企业制度,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强化企业要素保障,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Copyright © 2006-2008 chiznews.com
  主办单位:池州日报社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东湖中路315号 联系电话:0566--2037332 PostCode:247000
  备案号: 皖政新办备06018号 ICP号:皖ICP备 0600904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