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2年04月08日
露天电影
小时候看露天电影,很是热闹,有点过年的味道。
银幕早早地就挂在露天广场的杆子上。我和海子等一群小伙伴,放学回到家扔下书包,顾不上写作业,便端着凳子、椅子去抢占位置。来不及回家的,有的搬石头来占,有的在地上画圈。为小地盘吵架、干仗的,时有发生。有次为了争位置,我把海子的头打破了,免不了挨了母亲一顿揍,还得随母亲一起拿着鸡蛋去赔礼道歉。到了吃晚饭的时间,自家的哥哥或姐姐会提前吃好来替换自己守着位置。各家各户都早早地吃罢晚饭,陆续上场。
村东头的阚大爷揣着旱烟袋,沿路与人打着招呼昂首走在前面,阚奶奶跟在后面一边颠着小脚,一边训着跑来跑去的孩子,来到最前排坐下。
村西边的魏叔是大队干部,双手背在后面,衣服穿得挺挺的,不时威严地干咳几声,魏婶头发梳得溜溜的,笑吟吟地一起来到露天广场。
我家隔壁的牛哥和他的对象倩姐坐在那,夜幕降临后悄悄地溜出人群,在广场旁的草堆上牵着手,一边享受着二人世界,一边看着电影。
我和海子他们则围着广场你追我赶地嬉闹着,如同放飞的小鸟。大人怀中的婴儿也睁着眼睛,好奇地四处张望,不时发出“咿咿”的嗲声。四周站满了从外村赶来的人,整个广场黑压压的一片。
那时的露天电影,是全县每个公社各个大队轮流放映,每次轮到我们这里都要等上好些日子。因此在别的地方放映时,只要离得不远,大家都会结伴趁着天没黑走路去看。到了以后,赶紧找靠前的位置,没有板凳和椅子,只能站着看,看完小腿酸麻。电影散场后打着火把回家,由壮小伙开路和压后。山上偶尔传来几声兽叫声,吓得昏昏欲睡的我打了个激灵,赶紧钻到人群最中间。有人故意发出怪声吓唬人,惹得同行的姑娘一阵责骂,被骂的小伙子反而呵呵地笑。
看露天电影,当然期盼的是晴好的天气。如果因下雨银幕下午挂上去,傍晚又扯下来,我们心里的那个恨哦,会责骂上好几天。看电影的中途突然下雨时,怎么着也要打着帆布伞、戴着大斗笠饶有兴趣地坚持看完。春天和秋天是看露天电影的最舒适的季节,不冷也不热。而夏天,要摇着芭蕉扇一边扇着凉风,一边驱赶蚊虫。有时电影看入迷了,被蚊虫叮咬也浑然不知。冬天呢,则带上火桶偎在里面,盖上衣物烤着火,其实内心的热早已驱离了身上的冷。无论天气再热或再冷,丝毫都不影响人们观看露天电影的兴致。大家伙乐呵呵地围在那,一边嗑着自家炒的瓜子,一边聊着天等候电影放映,谈笑声、嘈杂声交织在一起。
一束白光射上银幕,电影终于在人们千呼万盼中开始放映了,全场的老老少少顿时鸦雀无声。那个年代,谈情说爱的片子少,放映的多是战斗片,大人孩子都喜欢。像《洪湖赤卫队》《小兵张嘎》《董存瑞》……这些让人热血澎湃的影片百看不厌。殊死的战斗场面、坚定的革命口号激荡着在场所有人的心,英雄的名字在人们脑海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当影片放映到紧张的时候,小孩子一动不动地紧紧地盯着银幕。情到浓处时,大人们眼里闪着光。有时放映机出现了故障,正在聚精会神的人们会齐刷刷地将目光转向放映员。性子急的人,还会责怪上几句。放映员急得满头大汗手忙脚乱地终于弄好了,继续观看。
影片结束,放映机上的灯光一下亮起,大家依依不舍地把思维从影片中拽出。回家的路上,大家谈论着影片中的精彩片段,赞着剧中的英雄,骂着里面的坏蛋。中间还时不时地学上几句电影里的经典台词,惹得大家哈哈大笑。笑过之后又在期盼着下一场电影的到来。
有一年春天发大水,海子在放学过河时掉了下去,阚大爷跳下去救起了海子,自己却被大水冲走了。阚大爷被抬上山的头天晚上,全村每家自发地凑钱包了场电影,在魏叔操持下,为爱看电影的阚大爷守灵送行,影片是阚大爷最爱看的《南征北战》。那晚,我和海子一直守在阚奶奶的身边看完了这场意义非凡的电影。
过了两年牛哥和倩姐结婚,那时生活好多了,他们也包了场电影《庐山恋》,他俩幸福着,大家开心着。从那以后,村里哪家有大事都会包场电影让大家观看。
随着时代的发展,露天电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然而,露天电影,是好几代人难以忘怀的乡愁,承载着我儿时太多的记忆。
银幕早早地就挂在露天广场的杆子上。我和海子等一群小伙伴,放学回到家扔下书包,顾不上写作业,便端着凳子、椅子去抢占位置。来不及回家的,有的搬石头来占,有的在地上画圈。为小地盘吵架、干仗的,时有发生。有次为了争位置,我把海子的头打破了,免不了挨了母亲一顿揍,还得随母亲一起拿着鸡蛋去赔礼道歉。到了吃晚饭的时间,自家的哥哥或姐姐会提前吃好来替换自己守着位置。各家各户都早早地吃罢晚饭,陆续上场。
村东头的阚大爷揣着旱烟袋,沿路与人打着招呼昂首走在前面,阚奶奶跟在后面一边颠着小脚,一边训着跑来跑去的孩子,来到最前排坐下。
村西边的魏叔是大队干部,双手背在后面,衣服穿得挺挺的,不时威严地干咳几声,魏婶头发梳得溜溜的,笑吟吟地一起来到露天广场。
我家隔壁的牛哥和他的对象倩姐坐在那,夜幕降临后悄悄地溜出人群,在广场旁的草堆上牵着手,一边享受着二人世界,一边看着电影。
我和海子他们则围着广场你追我赶地嬉闹着,如同放飞的小鸟。大人怀中的婴儿也睁着眼睛,好奇地四处张望,不时发出“咿咿”的嗲声。四周站满了从外村赶来的人,整个广场黑压压的一片。
那时的露天电影,是全县每个公社各个大队轮流放映,每次轮到我们这里都要等上好些日子。因此在别的地方放映时,只要离得不远,大家都会结伴趁着天没黑走路去看。到了以后,赶紧找靠前的位置,没有板凳和椅子,只能站着看,看完小腿酸麻。电影散场后打着火把回家,由壮小伙开路和压后。山上偶尔传来几声兽叫声,吓得昏昏欲睡的我打了个激灵,赶紧钻到人群最中间。有人故意发出怪声吓唬人,惹得同行的姑娘一阵责骂,被骂的小伙子反而呵呵地笑。
看露天电影,当然期盼的是晴好的天气。如果因下雨银幕下午挂上去,傍晚又扯下来,我们心里的那个恨哦,会责骂上好几天。看电影的中途突然下雨时,怎么着也要打着帆布伞、戴着大斗笠饶有兴趣地坚持看完。春天和秋天是看露天电影的最舒适的季节,不冷也不热。而夏天,要摇着芭蕉扇一边扇着凉风,一边驱赶蚊虫。有时电影看入迷了,被蚊虫叮咬也浑然不知。冬天呢,则带上火桶偎在里面,盖上衣物烤着火,其实内心的热早已驱离了身上的冷。无论天气再热或再冷,丝毫都不影响人们观看露天电影的兴致。大家伙乐呵呵地围在那,一边嗑着自家炒的瓜子,一边聊着天等候电影放映,谈笑声、嘈杂声交织在一起。
一束白光射上银幕,电影终于在人们千呼万盼中开始放映了,全场的老老少少顿时鸦雀无声。那个年代,谈情说爱的片子少,放映的多是战斗片,大人孩子都喜欢。像《洪湖赤卫队》《小兵张嘎》《董存瑞》……这些让人热血澎湃的影片百看不厌。殊死的战斗场面、坚定的革命口号激荡着在场所有人的心,英雄的名字在人们脑海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当影片放映到紧张的时候,小孩子一动不动地紧紧地盯着银幕。情到浓处时,大人们眼里闪着光。有时放映机出现了故障,正在聚精会神的人们会齐刷刷地将目光转向放映员。性子急的人,还会责怪上几句。放映员急得满头大汗手忙脚乱地终于弄好了,继续观看。
影片结束,放映机上的灯光一下亮起,大家依依不舍地把思维从影片中拽出。回家的路上,大家谈论着影片中的精彩片段,赞着剧中的英雄,骂着里面的坏蛋。中间还时不时地学上几句电影里的经典台词,惹得大家哈哈大笑。笑过之后又在期盼着下一场电影的到来。
有一年春天发大水,海子在放学过河时掉了下去,阚大爷跳下去救起了海子,自己却被大水冲走了。阚大爷被抬上山的头天晚上,全村每家自发地凑钱包了场电影,在魏叔操持下,为爱看电影的阚大爷守灵送行,影片是阚大爷最爱看的《南征北战》。那晚,我和海子一直守在阚奶奶的身边看完了这场意义非凡的电影。
过了两年牛哥和倩姐结婚,那时生活好多了,他们也包了场电影《庐山恋》,他俩幸福着,大家开心着。从那以后,村里哪家有大事都会包场电影让大家观看。
随着时代的发展,露天电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然而,露天电影,是好几代人难以忘怀的乡愁,承载着我儿时太多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