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6版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28日
点燃振兴引擎 点亮幸福生活
——贵池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综述
  □通讯员鲍墩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上下聚焦“三精准”、紧盯“三保障”、推动“三落实”,做活“基础文章”,下足“绣花功夫”,在脱贫攻坚战中,交出了一份硬核答卷:1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84万人如期脱贫。
  在夺取脱贫攻坚战这一历史性胜利后,贵池区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统筹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以赴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释放乡村振兴新动能。
  书写脱贫攻坚硬核答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池区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先后出台了《贵池区脱贫攻坚行动方案(2016-2020年)》《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全面部署安排脱贫攻坚工作。安排党员干部进村入户,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和信息采集工作精准到人;14个贫困村、66个边缘村均选派了“第一书记”,179个非贫困村在决战决胜“百日攻坚”中都派驻了工作专班,实现了户户有责任人、村村有帮扶;根据不同致贫原因实施“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因地制宜、因人施策,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积小胜为大胜,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贵池区如期兑现庄严承诺——全区1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年集体经济收入从2014年的2.3万元增至2022年的60.07万元,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均达到全区平均水平;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3.84万人全部脱贫,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2996.95元增至2022年的14780元。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在推进脱贫攻坚过程中,贵池区实现建档立卡学生资助全覆盖;全区贫困人口健康脱贫综合医保报销22.4万人次、总费用达3.89亿元、总报销3.39亿元,全区共签约贫困人口28122人,签约率为78.58%,履约28113人,履约率为99.97%,做到应签尽签、履约到位;全区17个涉农镇街道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4812户,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83处,共提升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11万人,全区13955户35412名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对全区162处集中供水工程点开展水质检测,对132处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全部增设消毒设施,农村供水保障得到进一步提升;1.2万脱贫群众纳入农村低保、1991人纳入农村特困供养。
  点燃乡村振兴引擎
  如何让经济薄弱村脱胎换骨拔除“穷根”、让实力基础好的“明星村”发展势头更强劲?这十年,贵池区把产业兴农作为乡村振兴的重头戏,产业的发展不仅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还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乌沙镇灯塔村以种植水稻、棉花、油菜籽等作物为主,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2019年,村里因地制宜开始发展葛根种植产业,今年已种植葛根160余亩,今年年底预计收入80万元。”说起十年来的变化,乌沙镇灯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纪律感叹道,村里大力发展葛根种植产业后,新建了一座葛粉加工厂,进行葛产品深加工,不仅助力全村64户182名贫困人口脱贫,人均年收入由2014年的2600元增长到2021年的12000元,还有效地解决了当地农户就业问题。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十年间,贵池区坚持以产业为纽带,围绕本地优质资源优势,明确发展方向,截至目前,全区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6家、农民合作社522家、家庭农场1563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1家;建成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3家;建成省级“优秀旅游乡镇”7个、省级旅游示范村11个。实施“强龙头、建基地、塑品牌”三年提升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农业特色优质产业“四化”发展,全力打造“西山焦枣”“秋浦花鳜”和“霄坑绿茶”等3个国家级地理标志农产品。积极申报“霄坑绿茶”皖美农品区域公用品牌及“九华府”等企业品牌1个、产品品牌3个。发展科技特派员172名,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全区农业产业辐射带动农户2.8万户、农业产值增加3亿元。
  点亮乡村幸福生活
  乡村振兴,最直观的变化在哪里?是旱厕改造、是道路硬化、是人居环境治理……印象中“脏乱差”的农村,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改变。这十年,大刀阔斧的乡村治理,让美丽乡村跑进现实。
  在里山街道元四村,一排排农家院落宽敞明亮,一条条道路平整畅通,一张张笑脸灿烂明媚……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宏伟愿景,如同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在元四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现在我们村的环境比起之前可是有了很大改善,住在这心情自然舒畅。”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章新贵喜笑颜开。
  乡村振兴,不仅要有“颜值”,更要有“气质”。全区各地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引导群众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促进移风易俗,让文明乡风吹拂进百姓心田。“我们村现在不仅风景美,人更美。”见证了元四村蝶变的村民章新贵感慨说,乡村振兴不仅提升了居住环境,居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元四村的“大变身”,正是贵池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真实写照。十年来,该区高质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实现村庄净化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在村民庭院以及房前屋后建设小游园、小广场,将“一处美”延伸为“处处美”,让“盆景”变成了“风景”,美丽乡村催生“美丽经济”,奏响了乡村振兴新篇章。目前,全区共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101个、人居环境示范村150个、美丽自然村庄80个,创建区级“美丽庭院”示范户859户;深入实施“三大革命”和“五清一改”,清理村内沟塘800余处、农业生产废弃物1200吨,清理乱搭乱建730户、废旧广告牌1200个、无功能建筑1.6万平方米;加快推进厕污一体化建设,完成改厕2700户。

Copyright © 2006-2008 chiznews.com
  主办单位:池州日报社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东湖中路315号 联系电话:0566--2037332 PostCode:247000
  备案号: 皖政新办备06018号 ICP号:皖ICP备 0600904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