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1月31日
豆腐的福气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我觉得大白菜与大豆腐总相宜。他们都是“大”字辈的,又大有不同,归在一起又大有可为,是百姓人家的一道热气腾腾的福气之菜。
大白菜和大豆腐的好,是天生的好,天然一段好福气,好姻缘。
好的姻缘有几分相投,几分默契,几分知我,几分神似。白菜的白,像极了豆腐的白,略少了几分豆腐的纯粹与娇嫩。白菜的绿与黄,又避免了豆腐清一色的枯燥与单调。能生活在一起的人,总有些共同话题与兴趣爱好。他们俩放在一起,既不挑锅,又不嫌火,根本不把佐料放在眼睛里。本身都是有滋有味的,何必再添加别的气味来提高自己呢?淡妆浓抹总相宜,最好,说的就是白菜豆腐。过与不及都不好,这足够百姓人家享用了。
说到好姻缘那绝对不假。
冻白菜与冻豆腐同样可以放在一起炖煮,它们谁也没有嫌弃谁被冻伤过,生活好像经历过了,也承受住了,哪怕有所改变,寒冬已经阻碍不了对生活的向往了。
吃油腻太多,实在吃不下去饭菜,来一盘什么呢?左思右想,来一盘白菜炖冻豆腐吧。冻豆腐的蜂窝,汤水里咬一口尽是滋味,连汤带水都喝下,真是酣畅淋漓。
豆腐有富贵相,却有着平民的憨厚与质朴。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是菜品中不可多得的多面手。
我吃过素食斋饭。素鹅还真是那个味道,口感也如同肉质。当时不知,细忖起来这冒名顶替之肉,堂而皇之究竟是何原材料?一问,竟然是豆制品。我手持大鹅腿,吃的是豆制品。它的珠光宝气并未深得我心,这种形式上的同化,不知道别人如何。豆腐没豆腐样,鹅又不是鹅。吃的是鹅腿豆腐,就一点鹅的念想没有?既然没有,那还做成鹅腿干吗?
去掉包装给予的珠光宝气,我倒是喜欢豆腐并不高贵的质朴。你说热气腾腾的豆腐,秋天里捡拾一块,放在白瓷盆里,散着豆花的香气。什么也别放,你吃上一口,那嫩劲儿,还带着热乎劲儿的香气绝对颐养肉身。没等下锅呢,就吃了大半块。剩下了小半块,还下啥锅呢,当当当,切点碧绿葱叶,撒点盐花,就这么一拌,小葱拌豆腐就端上了餐桌。
我虽不是啥大厨,但也做了二十几年的饭了,我倒是认为,那些种类繁多的佐料在豆腐的香气面前一文不值。吃的是豆腐,要体会豆腐的香气,那些佐料反倒是掩盖了豆腐的香气,简简单单是菜品的做法,更是日子的活法。
余华说“许三观”是过日子的高手,我服气。他可能熟读孙子兵法,余华没说,要不然怎么可以空嘴炒红烧肉给三个孩子吃?别说那贫苦年月了,就是现在,你饥肠辘辘,看到这一段,想必也会咽下几次口水。
许三观我服气,还有一个人我也服气。
我父亲有次做饭,家里没有啥像样的菜了,农家嘛,又是20世纪80年代,也就白菜豆腐之类的平常菜,他胡乱地把白菜豆腐扔进大铁锅以后,觉得根本不够一家人吃的,就快刀斩白萝卜一同下了锅,还美其名曰“三白”。我们几个小孩子一听,“三白”,不知是何等美味,瞪大了眼珠子期待着。等“三白”一上桌,小妹一下就不干了,坐在地上直踢腿,抹眼泪星子。我父亲夹了一片“白肉”,筷子在小妹面前一闪而过,嘴里不停地喊着“肉肉肉”,快速塞进嘴里。小妹顿时停止了哭闹,去扒父亲的嘴巴。其实就是一片白菜而已。
我父亲还有拿手菜品,红烧——看到了吗?红烧!一听红烧香味就出来了,可是我父亲做的是“红烧白菜”“红烧豆腐”“红烧土豆”,无外乎多放点酱油而已。在我父亲眼里就没有不能红烧的,如果月亮、白云能下锅,他一样会红烧月亮,红烧白云的。
苏东坡也是过日子的高手,苦日子也能过得有滋有味。东坡是日享三白,食之甚美。闹了半天,大诗人更苦,苦中作乐。所谓三白,即:盐,白萝卜,白饭而已。
你看看,白,是无味无彩,其实是被迫,不得已,却白出了丰盈。
大白菜和大豆腐的好,是天生的好,天然一段好福气,好姻缘。
好的姻缘有几分相投,几分默契,几分知我,几分神似。白菜的白,像极了豆腐的白,略少了几分豆腐的纯粹与娇嫩。白菜的绿与黄,又避免了豆腐清一色的枯燥与单调。能生活在一起的人,总有些共同话题与兴趣爱好。他们俩放在一起,既不挑锅,又不嫌火,根本不把佐料放在眼睛里。本身都是有滋有味的,何必再添加别的气味来提高自己呢?淡妆浓抹总相宜,最好,说的就是白菜豆腐。过与不及都不好,这足够百姓人家享用了。
说到好姻缘那绝对不假。
冻白菜与冻豆腐同样可以放在一起炖煮,它们谁也没有嫌弃谁被冻伤过,生活好像经历过了,也承受住了,哪怕有所改变,寒冬已经阻碍不了对生活的向往了。
吃油腻太多,实在吃不下去饭菜,来一盘什么呢?左思右想,来一盘白菜炖冻豆腐吧。冻豆腐的蜂窝,汤水里咬一口尽是滋味,连汤带水都喝下,真是酣畅淋漓。
豆腐有富贵相,却有着平民的憨厚与质朴。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是菜品中不可多得的多面手。
我吃过素食斋饭。素鹅还真是那个味道,口感也如同肉质。当时不知,细忖起来这冒名顶替之肉,堂而皇之究竟是何原材料?一问,竟然是豆制品。我手持大鹅腿,吃的是豆制品。它的珠光宝气并未深得我心,这种形式上的同化,不知道别人如何。豆腐没豆腐样,鹅又不是鹅。吃的是鹅腿豆腐,就一点鹅的念想没有?既然没有,那还做成鹅腿干吗?
去掉包装给予的珠光宝气,我倒是喜欢豆腐并不高贵的质朴。你说热气腾腾的豆腐,秋天里捡拾一块,放在白瓷盆里,散着豆花的香气。什么也别放,你吃上一口,那嫩劲儿,还带着热乎劲儿的香气绝对颐养肉身。没等下锅呢,就吃了大半块。剩下了小半块,还下啥锅呢,当当当,切点碧绿葱叶,撒点盐花,就这么一拌,小葱拌豆腐就端上了餐桌。
我虽不是啥大厨,但也做了二十几年的饭了,我倒是认为,那些种类繁多的佐料在豆腐的香气面前一文不值。吃的是豆腐,要体会豆腐的香气,那些佐料反倒是掩盖了豆腐的香气,简简单单是菜品的做法,更是日子的活法。
余华说“许三观”是过日子的高手,我服气。他可能熟读孙子兵法,余华没说,要不然怎么可以空嘴炒红烧肉给三个孩子吃?别说那贫苦年月了,就是现在,你饥肠辘辘,看到这一段,想必也会咽下几次口水。
许三观我服气,还有一个人我也服气。
我父亲有次做饭,家里没有啥像样的菜了,农家嘛,又是20世纪80年代,也就白菜豆腐之类的平常菜,他胡乱地把白菜豆腐扔进大铁锅以后,觉得根本不够一家人吃的,就快刀斩白萝卜一同下了锅,还美其名曰“三白”。我们几个小孩子一听,“三白”,不知是何等美味,瞪大了眼珠子期待着。等“三白”一上桌,小妹一下就不干了,坐在地上直踢腿,抹眼泪星子。我父亲夹了一片“白肉”,筷子在小妹面前一闪而过,嘴里不停地喊着“肉肉肉”,快速塞进嘴里。小妹顿时停止了哭闹,去扒父亲的嘴巴。其实就是一片白菜而已。
我父亲还有拿手菜品,红烧——看到了吗?红烧!一听红烧香味就出来了,可是我父亲做的是“红烧白菜”“红烧豆腐”“红烧土豆”,无外乎多放点酱油而已。在我父亲眼里就没有不能红烧的,如果月亮、白云能下锅,他一样会红烧月亮,红烧白云的。
苏东坡也是过日子的高手,苦日子也能过得有滋有味。东坡是日享三白,食之甚美。闹了半天,大诗人更苦,苦中作乐。所谓三白,即:盐,白萝卜,白饭而已。
你看看,白,是无味无彩,其实是被迫,不得已,却白出了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