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3版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24日
传承父辈初心 只为一缕茶香
——记安徽天鹅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郑琳

  □通讯员赵传群

  “好不容易考上大学,进入城市上班,结果又回家乡种茶叶来了,真是想不明白?”这是认识郑琳的人对他最多的评价。

  家住木塔乡的郑琳2007年毕业于安徽工程大学后,顺利成为富士康科技集团的一名电气工程师。出于对家乡的热爱与难舍,2011年郑琳选择返回家乡,接过父辈种茶制茶的接力棒,加入父辈创办的安徽天鹅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致力做优做强“天鹅云尖”茶叶品牌,开启了他的一路茶缘。

  返乡创业,传承父辈初心

  东至种茶制茶历史久远,木塔乡处于皖赣交界区域,境内峰峦叠嶂,是东至的主要产茶区之一。

  郑琳家住木塔乡梓桐村,那里有保存尚好的原生态茶园,祖祖辈辈以种茶为生,从小耳濡目染的他深知制茶之道,更知大山里茶农的艰辛和不易。

  “30多年前父亲是全县第一个尝试‘吃螃蟹’的人,非常令人敬佩。”郑琳听父亲说,在1990年以前东至茶农主要生产红茶,后来逐渐改做绿茶,起初没人知道怎样做优质绿茶,父亲郑玉贵想办法联系到安徽农业大学的教授来村里指导。

  当时山区交通落后,只有少数的茶叶收购点,远离收购点的茶农需步行30多里山路售卖。1991年县里搞名优茶开发,身为梓桐村党支部书记的郑玉贵嗅到了发展良机,积极鼓励大伙推行“红改绿”,但是村民要技术没技术,要理论没理论,绿茶做工粗糙、质量不高,怎么办?

  郑玉贵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通过多方努力联系到了安农大教授杨维时。邀请专家,吃饭、住宿都需要花钱,究竟培训管不管用?对于贫困的村民来说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不尝试,永远不会成功。郑玉贵决定在大冲村民组做尝试,经过5次村民小组会议的动员、讨论,最终统一了意见——请!村民组12户人家凑钱请杨维时教授驻村教授绿茶制作工艺。什么是名优茶、鲜叶采摘该注意什么?怎样加工?村民们白天学理论,晚上挑灯跟着教授学制茶。

  以前做绿茶,炒、揉、烤就行了,培训期间村民第一次接触到了杀青、做形、初烘、复烘等步骤。一个星期的手把手教学,大冲组第一批12人基本掌握了制作技巧。当年就有了回报,用新手法制作的绿茶每斤卖到了60元,而普通茶叶价格一斤仅为20元。

  “1992年,村里的‘天鹅云尖’茶品牌参加全国名优茶评比,获得第五名的好成绩。”说起家乡茶产业的发展,郑琳如数家珍。郑琳说,自己从小便跟随父母认茶、制茶、售茶,对茶的热爱也顺着祖辈的血脉流淌到了自己身上。

  2007年郑琳从安徽工程大学毕业,进入了富士康科技集团,工作虽然稳定,但是家乡的那缕茶香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

  走得再远,还是要回家。2011年,郑琳选择辞职,踏上了回乡创业之路。

  怀揣匠心,30年铸就金字招牌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天鹅云尖”先后获三届安徽名绿茶称号、中国农业博览会名(绿)茶金质奖、安徽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公司也先后获评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品牌和质量永远是企业的生命线。”郑琳介绍,多年来公司一直细心呵护经营着“天鹅云尖”品牌,非原产地的原料不收、非当地品种不收、非有机标准管理茶叶不收。

  天鹅茶业公司现有基地4000多亩,其中合作农户基地3500多亩,公司自建“天鹅孵蛋”数字化茶园600多亩。公司茶园安排专人管理,社员的茶园统一种植规范,确保茶叶品质。

  公司与社员签订收购合同,将不施化肥、禁用农药等作为合作的前置条件。每到除草、施肥等关键时期,公司会派出巡查小组,对所有茶园进行巡查,如果茶农违反合同,就取消合作。

  “技艺传承是公司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挽留经验丰富的制茶工匠,公司用真情和待遇留人,对制茶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给予“高薪”,并购买五险。

  “一口好茶需要采摘、摊凉、杀青、烘炒等多道工序,每道都讲究恰到好处。”有着30年制茶经验的制作车间主任韩钱彬介绍,公司虽然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但仍然保留着传统手工技艺。

  制茶是一门艺术,心存敬畏、了然于心、人茶合一才能做出一杯好茶。郑琳介绍,公司充分发挥像韩师傅这样经验丰富的茶匠经验,并结合当地茶叶特性,制定出一套制茶标准,应用到生产的各个环节,这也是天鹅云尖茶叶品质被市场认可的原因之一。

  科技赋能,标准化推动转型升级

  “如今的茶叶种植不再是原先的粗放式,科技已运用于各个环节。”郑琳介绍,公司在30多年的茶叶生产中,“茶科技”逐渐成为助力茶产业升级、茶农增收的密钥。

  在安徽天鹅茶业产业示范园内,一片片茶园碧绿如染。田埂上安装了“质量码”平台的数字化监控机器正在自动巡园,它们被茶园管理人员亲切地称为“数字工友”。

  “目前3500亩的茶园区域只需6名管理人员,‘数字工友’给力!”郑琳说,公司在示范园内安装了物联网系统,配套卫星遥感数据监测体系,监测茶叶的长势和病虫害情况。

  天鹅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与浪潮集团合作,采用物联网平台,对种植基地的环境因素、气候条件、土壤墒情等信息进行监管收集,并逐步建立数据模型,不断提升茶树质量。目前茶园在种植环节。通过精准灌溉、精准施肥等数字化种植模式可节省30%以上的劳动力投入。

  有了优质的鲜叶来源,制茶的标准与工艺尤其关键。摊青、杀青、理条、烘干等工序,哪道工序怎么做?得注意什么?郑琳了然于胸。

  在天鹅公司的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系列自动化的生产设备,全程清洁化生产,每个细节都有严格的过程控制。

  在公司茶叶制作标准化过程中,郑琳充分发挥自己在电气工程专业方面的优势,以电气自动化与茶叶传统加工技艺相结合,成功申报9项实用新型专利。

  闲余时间,郑琳常走进茶园与父辈交流学习,观察茶树的生长情况,了解茶文化的历史渊源。经过不断努力学习,郑琳获得了高级评茶员等资质。

  “今年茶叶销售额500多万元,带动茶农卖鲜叶增收200多万元。”郑琳介绍,优质的鲜叶加上标准化的制茶工艺,“天鹅云尖”绿茶受到了众多消费者青睐,每年70%以上的茶叶销往上海、杭州、广州等长三角和珠三角一带。

  东至拥有茶园总面积12.2万亩,茶产业是传统优势产业,目前东至正着力打造“东至云尖”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作为引领“东至云尖”品牌壮大发展的龙头企业,在振兴东至茶产业发展道路上,安徽天鹅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郑琳倍感压力。

  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郑琳有着自己的打算:坚持走茶园基地规模化、茶叶生产标准化、品种选育良种化、种植条件生态化道路,实现茶叶生产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清洁化,不断做大做强“天鹅云尖”品牌,真正发挥行业领头羊作用。

  “做茶如做人,品正久留香。”郑琳说,这十个字的座右铭是公司30多年秉持的经营理念,也是天鹅茶业团队始终不变的宗旨,未来不管市场如何变化,自己将遵循父辈的足迹,传承做茶人的初心与使命,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东至茶叶。


Copyright 2023 池州市传媒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566-2316660 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566-2029950 举报邮箱:czxwwyx@163.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6-2029950 地址:池州市贵池区长江南路与石城路交叉口广电大楼 机关纪委的电话:0566-2029950

版权所有:池州市传媒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4120220004 联系电话:0566-2317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