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艺楠
日前,在青阳县朱备镇东桥村的法治广场,一场群众议事活动正在进行。村干部和来自村里“1+1”服务区的组织员、监督员以及志愿者代表围坐一团,从家门口的环境卫生整治到村里的民宿产业发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直面问题、直接沟通,当场确定解决方案。“我很喜欢这个平台,大家的意见诉求都能得到及时的反馈。”村民储成全说。
“像这样的议事活动,我们每个月至少举办一次。不管是老百姓反映的问题,还是邻里之间的矛盾,近五成问题都能在议事活动中得到解决。”青阳县朱备镇东桥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安介绍道。
群众议事活动之所以能取得实效,正是得益于朱备镇探索开展的“1+1”服务区亮牌工程。据悉,该镇根据“居住集中、联系紧密、管理方便、规模适度”原则,将全镇科学划分“1+1”服务区,每个服务区设立一名组织员、一名监督员,并建立一支有产业大户、技术骨干、乡村能人等群体参与的服务队,定期开展入户走访,为群众排忧解难。
为了更好解决群众问题,东桥村何冲村民组“1+1”服务区的监督员牛南海,几乎每天都在用双脚丈量朱备镇东桥村何冲村民组的土地。“在我们村民组,大家有什么问题都会主动找我,每户我都去过,他们的基本情况我都了解。能现场帮助他们解决的尽量解决,不能解决就上报村里。”牛南海说。
何冲村民组群众居住较分散,部分群众一直饮用井水,很不方便。去年,牛南海和“1+1”服务区志愿者在走访时,了解到村民迫切想改变用水现状的实情后,便立即挨家挨户搜集信息,并通过群众议事活动等方式上报到村里。今年,在镇村两级的努力下,村里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现在水比以前稳定多了,水质也很好,用起来也放心。”村民陈跃进说。
现如今,“1+1”服务区在朱备镇已经实现全覆盖,28个服务区、56名组织员和监督员、166名志愿者构建起了乡村治理的有效网络。今年9月,朱备镇成功入选了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
“乡村治理,关键在于激活基层治理力量。我们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以增进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基本目标,着力塑造人心和善、和睦安宁的乡村精神风貌,兼顾软实力和硬实力的提升,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加快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青阳县朱备镇党委副书记罗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