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02日
县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的“温馨港湾”
□ 通讯员 章兆麟
仁里镇秋浦西路4号是占地2000平方米的石台县综合养老服务指导中心,2020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模式,交由池州椿天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社会化运营。如今,这里已经成为老年人心中的“暖心港湾”。
适老细节和多元文化
织就温暖底色
作为县、镇两级养老服务机构,该中心始终将“老人需求”置顶,在免费开放的基础上,将关怀渗透进每一处角落。在中心公共区域,轮椅、拐杖等助行器具整齐摆放;在书报阅览区,放大镜、老花镜贴心配备。从休闲空间到卫生间,全场景完成适老化改造,陡坡、湿滑路段的无障碍通道与安全警示标识,提醒老人走好每一步;独立建造的老年人与残疾人专用厕所内,坐便器、安全扶手等设施一应俱全,细节之处尽显对老人的尊重与呵护。
中心还设有棋牌室、观影室、手工室等多功能空间,为老人提供多元化活动场所。4年来,这里累计接待老人日常活动4万余人次。该中心下设的8个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及覆盖全县的84个村居养老服务站,均根据实际需求配备活动场地与棋牌娱乐设施,居家服务更是将养老服务送到老人家门口,4年里为2000余名低保特困对象服务近6万次,让养老服务触达“最后一公里”。
老年食堂和文化活动
编织幸福驿站
中心的老年食堂,堪称银发族的“ 味蕾驿站”,以“适老设计+温情服务”牢牢抓住老人们的心。暖黄色主色调与原木家具相得益彰,墙面上的养生标语,让食堂充满家的温馨氛围;每日三餐严格遵循“低糖低盐高纤维”健康标准,每周更新的营养食谱,满足老人们不一样的味蕾;低位服务台的取餐设计,让行动不便的老人也能轻松取餐。老年食堂不仅解决了老人“吃饭难”问题,还成为老年人社交互动的天地。
同时,中心通过墙面文化装饰、标语宣传,结合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活动以及八一建军节、助残日等主题活动,将传统文化与时代新风相结合,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人心,推动全社会形成关爱老年人与特殊群体的文明风尚。老人们在这里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也让更多人关注到养老事业。
专业服务和协同合作
护航幸福晚年
在服务运营上,中心发挥统筹管理职能,对城乡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实施一体化高质量管理,为全县老年人打造优质活动阵地。
依托三级中心网络,深入开展困难老人居家服务:前期细致摸底调研,为每位老人建立个性化档案并制定专属服务计划;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志愿者等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常态化开展探视走访、志愿服务,为不同需求的老人提供精准化、多元化服务,切实解决生活难题。同时,组织全县养老护理人员岗前培训,通过模拟实操、案例分析等形式,强化敬老爱老服务理念与专业技能,还积极培育志愿服务力量,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维度。
依托阵地资源优势,联合精神障碍康复社区服务站、仁里镇社工站,构建“两站一中心”协同工作机制,打造老年社会工作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辅具租赁等服务。此外,通过整合多方资源,与县残联、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建立深度合作,开发“阳光家园——残疾人托养及居家服务”“你的节日有我相伴——爱心送进光荣门”等特色服务项目,为残障人士、优抚对象等群体提供定制化服务,有效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民生服务能级。
4年时光里,县综合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早已成为老年人心中的“精神家园”,让全县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持续提升,将民生服务的温度深深镌刻在每位老人的心田。
仁里镇秋浦西路4号是占地2000平方米的石台县综合养老服务指导中心,2020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模式,交由池州椿天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社会化运营。如今,这里已经成为老年人心中的“暖心港湾”。
适老细节和多元文化
织就温暖底色
作为县、镇两级养老服务机构,该中心始终将“老人需求”置顶,在免费开放的基础上,将关怀渗透进每一处角落。在中心公共区域,轮椅、拐杖等助行器具整齐摆放;在书报阅览区,放大镜、老花镜贴心配备。从休闲空间到卫生间,全场景完成适老化改造,陡坡、湿滑路段的无障碍通道与安全警示标识,提醒老人走好每一步;独立建造的老年人与残疾人专用厕所内,坐便器、安全扶手等设施一应俱全,细节之处尽显对老人的尊重与呵护。
中心还设有棋牌室、观影室、手工室等多功能空间,为老人提供多元化活动场所。4年来,这里累计接待老人日常活动4万余人次。该中心下设的8个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及覆盖全县的84个村居养老服务站,均根据实际需求配备活动场地与棋牌娱乐设施,居家服务更是将养老服务送到老人家门口,4年里为2000余名低保特困对象服务近6万次,让养老服务触达“最后一公里”。
老年食堂和文化活动
编织幸福驿站
中心的老年食堂,堪称银发族的“ 味蕾驿站”,以“适老设计+温情服务”牢牢抓住老人们的心。暖黄色主色调与原木家具相得益彰,墙面上的养生标语,让食堂充满家的温馨氛围;每日三餐严格遵循“低糖低盐高纤维”健康标准,每周更新的营养食谱,满足老人们不一样的味蕾;低位服务台的取餐设计,让行动不便的老人也能轻松取餐。老年食堂不仅解决了老人“吃饭难”问题,还成为老年人社交互动的天地。
同时,中心通过墙面文化装饰、标语宣传,结合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活动以及八一建军节、助残日等主题活动,将传统文化与时代新风相结合,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人心,推动全社会形成关爱老年人与特殊群体的文明风尚。老人们在这里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也让更多人关注到养老事业。
专业服务和协同合作
护航幸福晚年
在服务运营上,中心发挥统筹管理职能,对城乡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实施一体化高质量管理,为全县老年人打造优质活动阵地。
依托三级中心网络,深入开展困难老人居家服务:前期细致摸底调研,为每位老人建立个性化档案并制定专属服务计划;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志愿者等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常态化开展探视走访、志愿服务,为不同需求的老人提供精准化、多元化服务,切实解决生活难题。同时,组织全县养老护理人员岗前培训,通过模拟实操、案例分析等形式,强化敬老爱老服务理念与专业技能,还积极培育志愿服务力量,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维度。
依托阵地资源优势,联合精神障碍康复社区服务站、仁里镇社工站,构建“两站一中心”协同工作机制,打造老年社会工作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辅具租赁等服务。此外,通过整合多方资源,与县残联、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建立深度合作,开发“阳光家园——残疾人托养及居家服务”“你的节日有我相伴——爱心送进光荣门”等特色服务项目,为残障人士、优抚对象等群体提供定制化服务,有效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民生服务能级。
4年时光里,县综合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早已成为老年人心中的“精神家园”,让全县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持续提升,将民生服务的温度深深镌刻在每位老人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