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05日
粽叶纪年
东至县青山乡中心学校404班 徐梦涵
指导老师:仰青柳
五月,晨光熹微,奶奶那双布满岁月痕迹的手,在翠绿的粽叶间游走。她挑选粽叶时的专注神情,仿佛在举行某种庄严的仪式。叶脉必须笔直如尺,叶缘要完整无缺,叶面要泛着健康的青光。这让我想起语文课上老师讲的“格物致知”,原来在奶奶这里,对一叶一草的考究,就是对天地至理的探寻。
石磨发出低沉的声响,像一首古老的歌谣。乳白的米浆缓缓渗出。墙角那缸陈年箬叶在水中舒展,叶面上纵横的纹路,如一卷无字的竹简,记载着光阴的故事。奶奶说,这些叶子要经历三个春秋才能使用。这让我想起《诗经》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句子,原来美好的事物都需要时光的打磨。
包粽子时,奶奶的动作带着古雅的韵律。两片粽叶在她手中翻飞,折成完美的三角形。七分满的糯米、双数的馅料、三寸处的草结,每一个细节都暗藏传统智慧。我笨拙地模仿着,忽然领悟到,这哪里是包粽子,分明是在演绎“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那些看似繁琐的规矩,实则蕴含着对天地的敬畏,对秩序的尊崇。
当第一缕粽香从蒸笼中溢出时,整个村庄都沉浸在一种静谧的喜悦中。这粽香里,有竹林的清气,有糯米的甘甜,更有岁月的醇厚。我忽然懂得,端午节的意义不仅在于纪念屈原,更在于让我们在纷繁的现代生活中,寻回那份对传统的温情与敬意。
月光下,我轻抚粽叶的纹路,仿佛触到了时间的脉搏。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需要这样的节日,让我们回望来路,在传统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这一枚小小的粽子,包裹的不仅是美味的馅料,更是一个民族永恒的精神密码。
指导老师:仰青柳
五月,晨光熹微,奶奶那双布满岁月痕迹的手,在翠绿的粽叶间游走。她挑选粽叶时的专注神情,仿佛在举行某种庄严的仪式。叶脉必须笔直如尺,叶缘要完整无缺,叶面要泛着健康的青光。这让我想起语文课上老师讲的“格物致知”,原来在奶奶这里,对一叶一草的考究,就是对天地至理的探寻。
石磨发出低沉的声响,像一首古老的歌谣。乳白的米浆缓缓渗出。墙角那缸陈年箬叶在水中舒展,叶面上纵横的纹路,如一卷无字的竹简,记载着光阴的故事。奶奶说,这些叶子要经历三个春秋才能使用。这让我想起《诗经》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句子,原来美好的事物都需要时光的打磨。
包粽子时,奶奶的动作带着古雅的韵律。两片粽叶在她手中翻飞,折成完美的三角形。七分满的糯米、双数的馅料、三寸处的草结,每一个细节都暗藏传统智慧。我笨拙地模仿着,忽然领悟到,这哪里是包粽子,分明是在演绎“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那些看似繁琐的规矩,实则蕴含着对天地的敬畏,对秩序的尊崇。
当第一缕粽香从蒸笼中溢出时,整个村庄都沉浸在一种静谧的喜悦中。这粽香里,有竹林的清气,有糯米的甘甜,更有岁月的醇厚。我忽然懂得,端午节的意义不仅在于纪念屈原,更在于让我们在纷繁的现代生活中,寻回那份对传统的温情与敬意。
月光下,我轻抚粽叶的纹路,仿佛触到了时间的脉搏。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需要这样的节日,让我们回望来路,在传统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这一枚小小的粽子,包裹的不仅是美味的馅料,更是一个民族永恒的精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