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2年01月04日
深入推进医改 让群众畅享改革成果
“小病不再拖,大病不用扛,看病能报销,大病有保险,医护态度好,就医再也不愁了。”提及医改,患者李先生如是说。
医改,是惠民之举。近年来,东至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以国家和省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为契机,组建总医院,整合县域医疗资源,聚焦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持续深化“三医联动”改革,逐步实现群众受益、乡镇发展、县级提升、多方共赢的医改新格局。
“健康红利”全民共享
“以前想找专家看病,得坐1个多小时的公交去县城,费钱费事不说,身体经不起折腾呀!”回忆起前几年的就医经历,张军感叹不已,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专家的服务!2019年底,东至县将县域17家公立医院及234个村卫生室纳入总医院“一体化”管理。2020年,依托信息化建设覆盖全县的健康大数据中心、医学检验中心、中心药房、消毒供应中心等,搭建县域医疗影像、心电等远程共享资源中心,实现县域院区资源共享、信息互联互通、检查结果互认,促进城乡医疗服务同质化。
推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并向基层流动,通过选派32名专家到基层院区长期坐诊,安排县级院区12名党委成员挂职乡镇院区党支部第一书记,组织医疗专家为基层慢病群众进行“1对1”义诊,聘请288名村医为健康管理员等方式,加强对基层卫生院重点专科对口扶持、技术指导及人员培训,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县级专家的服务。
“健康守护”患者无忧
“父亲患了胃癌,手术是上海的专家来县人民医院做的,这让我们很安心。”官港镇的汪女士说,手术总费用1.9万元,报了1.6万元,报销比高达85%,医改就是老百姓的“健康守护神”呐!
医改不仅要让群众看得起病,更要治得好病。近年来,东至县积极与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市东医院、上海九院、上海同济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医院组建了7个专科联盟,共建7个专家工作室和专家门诊。通过专家的“传、帮、带”,推动重点专科建设、人才引进、医院管理等方面取得跨越式发展,群众在县级医院就能享受二甲及以上医院专家水平的服务。
为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就医,东至县整合扶贫、卫健、民政、人社、残联等部门资源,初步建立起基本医疗为主体、大病保险为依托、医疗救助为兜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等多重医疗保障体系,真正把医改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和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数字赋能”便捷就医
“现在看病不用到医院排队,只需在手机上预约即可。”县卫健委医改办主任郭伟介绍,关注“健康东至”微信公众号,用身份证申领电子健康卡,就可以享受县域公立医院一卡一码通、在线缴费、咨询医生、检验检查结果查询等医疗服务功能。
数字化是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正在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近年来,东至县借势“大数据中心”建设,积极探索“互联网+”等便民医疗服务,率先在全市建成健康信息化平台,依托“健康东至”微信公众号,实现“一卡通用”;在全市第一批成功试点基本公卫“两卡制”和“智医助理”项目。
据统计,全县累计电子健康卡建卡45.56万人次,2021年门诊线上交易金额3826.46万元,住院线上交易金额6139.62万元;“智医助理”累计书写电子门诊病历518895份、智能外呼服务2035346人次;“两卡制”全县累计工分值达11028248分。
医改,是惠民之举。近年来,东至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以国家和省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为契机,组建总医院,整合县域医疗资源,聚焦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持续深化“三医联动”改革,逐步实现群众受益、乡镇发展、县级提升、多方共赢的医改新格局。
“健康红利”全民共享
“以前想找专家看病,得坐1个多小时的公交去县城,费钱费事不说,身体经不起折腾呀!”回忆起前几年的就医经历,张军感叹不已,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专家的服务!2019年底,东至县将县域17家公立医院及234个村卫生室纳入总医院“一体化”管理。2020年,依托信息化建设覆盖全县的健康大数据中心、医学检验中心、中心药房、消毒供应中心等,搭建县域医疗影像、心电等远程共享资源中心,实现县域院区资源共享、信息互联互通、检查结果互认,促进城乡医疗服务同质化。
推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并向基层流动,通过选派32名专家到基层院区长期坐诊,安排县级院区12名党委成员挂职乡镇院区党支部第一书记,组织医疗专家为基层慢病群众进行“1对1”义诊,聘请288名村医为健康管理员等方式,加强对基层卫生院重点专科对口扶持、技术指导及人员培训,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县级专家的服务。
“健康守护”患者无忧
“父亲患了胃癌,手术是上海的专家来县人民医院做的,这让我们很安心。”官港镇的汪女士说,手术总费用1.9万元,报了1.6万元,报销比高达85%,医改就是老百姓的“健康守护神”呐!
医改不仅要让群众看得起病,更要治得好病。近年来,东至县积极与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市东医院、上海九院、上海同济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医院组建了7个专科联盟,共建7个专家工作室和专家门诊。通过专家的“传、帮、带”,推动重点专科建设、人才引进、医院管理等方面取得跨越式发展,群众在县级医院就能享受二甲及以上医院专家水平的服务。
为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就医,东至县整合扶贫、卫健、民政、人社、残联等部门资源,初步建立起基本医疗为主体、大病保险为依托、医疗救助为兜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等多重医疗保障体系,真正把医改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和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数字赋能”便捷就医
“现在看病不用到医院排队,只需在手机上预约即可。”县卫健委医改办主任郭伟介绍,关注“健康东至”微信公众号,用身份证申领电子健康卡,就可以享受县域公立医院一卡一码通、在线缴费、咨询医生、检验检查结果查询等医疗服务功能。
数字化是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正在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近年来,东至县借势“大数据中心”建设,积极探索“互联网+”等便民医疗服务,率先在全市建成健康信息化平台,依托“健康东至”微信公众号,实现“一卡通用”;在全市第一批成功试点基本公卫“两卡制”和“智医助理”项目。
据统计,全县累计电子健康卡建卡45.56万人次,2021年门诊线上交易金额3826.46万元,住院线上交易金额6139.62万元;“智医助理”累计书写电子门诊病历518895份、智能外呼服务2035346人次;“两卡制”全县累计工分值达1102824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