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2年02月08日
炊烟的味道
炊烟,是有味道的。诗意的炊烟在淡雅的水彩画里,绿树掩映中,青砖红瓦的农舍,一缕青烟扶摇直上,在湛蓝、深邃的天空下,意蕴悠远。而现实中的炊烟,却充满了浓重的烟火味,湿重、疲软、呛人。
记忆中,炊烟连接着院子里的那个大草垛。草垛高出了院墙、尖顶,苫着草帘子。母亲做饭时,便从底部抽草,要转着圈抽,以保持平衡。草的组成五花八门,有枯草、干树叶、干树枝,还有扎手的荆棘,如果是当年的新草,还会散发出一股浓郁的清香。
草垛是全家人汗水的结晶。祖父的勤劳在村里是很有名的,每天天不亮,他就一个人用铁筢挑着草篓出去了,待母亲做好早饭,就会听到大门的门闩“吧嗒”一声响,是祖父回来了。瘦小的祖父背着沉重的草篓,整个人几乎看不见了。放下草篓,祖父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撩起衣襟擦把汗。他的裤腿也被露水打湿了,沾满了草屑和泥土。如果是在寒冷的冬天,祖父的胡子上还会结一层白白的霜花,像传说中的圣诞老人……当然,家中的草垛也有我的一份功劳。那时候每天放学或者星期日,我们一拨儿孩子也会背着草篓,拿着小铁筢去拾草,但往往是只顾贪玩,到夕阳西下时才急急用铁筢划拉几下,见装不满篓子,就用树枝在里面支空,回到家趁大人不注意,匆匆倒出,然后也装出擦把汗的样子,洗洗脸,一迭声地喊饿。
此时,母亲正在锅灶前往铁锅上贴玉米面饼子。锅里的水开了,由于没人填草,灶底的火着了出来,母亲时不时地还要弯腰填草,拉几下风箱,碰上风向不对,团团浓烟从灶口冒出,母亲的眼被呛得红红的,泪流不止。
记忆中的炊烟尽管苦涩,我依然喜欢,因为炊烟连接着可口的美食。小时候,我偶尔会盼着生病,感冒或者肚子疼,躺在炕上,除了享受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外,还能够有好东西吃。一块水果糖,或一个红红的大苹果,但十有八九母亲会揉一小团白面,搓成椭圆形,做饭时,放进灶台里烤,饭熟时取出,吹去上面的灰,用手掰开,一团热气裹着一股浓香扑鼻而来。如果是咽喉肿痛,土话说是“生了疙瘩”,母亲在做饭时,就会到屋檐下,顺手掰下一截吊在那儿的已烧熟风干的蛇肉,在面板上擀细,然后,用一把长柄铁勺,倒上一点油,将锅灶里燃着的柴草掏出来,煎一个鸡蛋,将蛇肉裹进去,让我吃下去,效果很好。弥漫的烟气中,年轻的母亲不时地爬上炕头,摸摸我的额头,眼中满是关切和疼爱的光芒。对她来说,儿子永远是她一生一世的牵挂。
转眼间,岁月的风霜就将母亲的满头青丝染成了华发。如今,在乡下老家,尽管早就用上了液化气,但母亲偶尔仍会燃起柴草做饭。有时我回老家,总会在不经意中,一抬头就看到炊烟升起在老屋的上空,夕阳下,那缭绕的淡白色烟雾,有一股特别的味道。
知道我要回来,在做饭的间隙,母亲会不时地跑到门口,手搭凉棚向村头张望,头上飘拂的白发和屋顶上的炊烟映衬着,总让我不由得眼中发酸,喉头哽咽。后来,听王菲演唱那首经典老歌:“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我的心中,就会倏地涌上一种难言的感觉。
炊烟是有味道的。那是一棵不老的树,生长在朴素的乡村记忆中,弥漫着拾草时汗水的味道,被烟火呛出的泪水的味道,还有辛酸的味道,思念的味道,母亲的味道,家的味道,但归根结底都是爱的味道,温馨而持久。
记忆中,炊烟连接着院子里的那个大草垛。草垛高出了院墙、尖顶,苫着草帘子。母亲做饭时,便从底部抽草,要转着圈抽,以保持平衡。草的组成五花八门,有枯草、干树叶、干树枝,还有扎手的荆棘,如果是当年的新草,还会散发出一股浓郁的清香。
草垛是全家人汗水的结晶。祖父的勤劳在村里是很有名的,每天天不亮,他就一个人用铁筢挑着草篓出去了,待母亲做好早饭,就会听到大门的门闩“吧嗒”一声响,是祖父回来了。瘦小的祖父背着沉重的草篓,整个人几乎看不见了。放下草篓,祖父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撩起衣襟擦把汗。他的裤腿也被露水打湿了,沾满了草屑和泥土。如果是在寒冷的冬天,祖父的胡子上还会结一层白白的霜花,像传说中的圣诞老人……当然,家中的草垛也有我的一份功劳。那时候每天放学或者星期日,我们一拨儿孩子也会背着草篓,拿着小铁筢去拾草,但往往是只顾贪玩,到夕阳西下时才急急用铁筢划拉几下,见装不满篓子,就用树枝在里面支空,回到家趁大人不注意,匆匆倒出,然后也装出擦把汗的样子,洗洗脸,一迭声地喊饿。
此时,母亲正在锅灶前往铁锅上贴玉米面饼子。锅里的水开了,由于没人填草,灶底的火着了出来,母亲时不时地还要弯腰填草,拉几下风箱,碰上风向不对,团团浓烟从灶口冒出,母亲的眼被呛得红红的,泪流不止。
记忆中的炊烟尽管苦涩,我依然喜欢,因为炊烟连接着可口的美食。小时候,我偶尔会盼着生病,感冒或者肚子疼,躺在炕上,除了享受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外,还能够有好东西吃。一块水果糖,或一个红红的大苹果,但十有八九母亲会揉一小团白面,搓成椭圆形,做饭时,放进灶台里烤,饭熟时取出,吹去上面的灰,用手掰开,一团热气裹着一股浓香扑鼻而来。如果是咽喉肿痛,土话说是“生了疙瘩”,母亲在做饭时,就会到屋檐下,顺手掰下一截吊在那儿的已烧熟风干的蛇肉,在面板上擀细,然后,用一把长柄铁勺,倒上一点油,将锅灶里燃着的柴草掏出来,煎一个鸡蛋,将蛇肉裹进去,让我吃下去,效果很好。弥漫的烟气中,年轻的母亲不时地爬上炕头,摸摸我的额头,眼中满是关切和疼爱的光芒。对她来说,儿子永远是她一生一世的牵挂。
转眼间,岁月的风霜就将母亲的满头青丝染成了华发。如今,在乡下老家,尽管早就用上了液化气,但母亲偶尔仍会燃起柴草做饭。有时我回老家,总会在不经意中,一抬头就看到炊烟升起在老屋的上空,夕阳下,那缭绕的淡白色烟雾,有一股特别的味道。
知道我要回来,在做饭的间隙,母亲会不时地跑到门口,手搭凉棚向村头张望,头上飘拂的白发和屋顶上的炊烟映衬着,总让我不由得眼中发酸,喉头哽咽。后来,听王菲演唱那首经典老歌:“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我的心中,就会倏地涌上一种难言的感觉。
炊烟是有味道的。那是一棵不老的树,生长在朴素的乡村记忆中,弥漫着拾草时汗水的味道,被烟火呛出的泪水的味道,还有辛酸的味道,思念的味道,母亲的味道,家的味道,但归根结底都是爱的味道,温馨而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