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15日
大渡口镇:唱响代表履职“好声音”
“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后,修缮红楼立马提上了日程,大家多年的心愿终于实现了!”近日,在东至县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大渡口红楼”的施工现场,曾在此任教的张德胜和查加才驻足观望,两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看到历史遗迹得到修复,倍感欣慰和激动。
大渡口红楼始建于1922年,先后为安徽省立工业专门学校、池州农业学校等教学地,战争时期被日本人侵占,当地民众在党的领导下不畏牺牲,成功建立抗日根据地。“百年红楼”不仅是宝贵的红色文化,还承载了当地人的珍贵记忆,修缮红楼成为群众的殷切期盼。
“民之所盼,我必行之。5月初,我们5名人大代表联名向镇人大主席团提出‘关于尽快修复大渡口红楼的建议’,深度挖掘红楼文化,讲好大渡口历史故事。”大渡口镇人大代表马民新说。
“目前已完成红楼修复工程的立项,并通过财政评审,该项目已正式入场施工。”据大渡口镇党委委员李结林介绍,该镇计划投入350余万元对红楼进行修复,将其改造为集城市规划馆、红色教育基地于一体的对外展示平台,为群众留住乡愁,为城市延续文脉。
今年4月,大渡口镇积极响应省、市、县人大号召,深入开展“聚民意,惠民生·东至行动”,该镇各级人大代表紧紧围绕民生关切,积极回应群众诉求,用高质量民生建议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神圣使命,用心用情唱响代表履职“好声音”。
聚焦民生实事,回应民心所盼。今年5-10月份,该镇人大主席团共收集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提交的意见建议546条,其中由镇直接办理的建议116条,已基本办结,提请上级协调处理的事项430条,已及时完成上报。
“镇人大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新征程上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通过召开板凳会、人大代表入户走访等形式,进一步畅通民意征集渠道,跟踪督办建议办理情况,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聚民意,惠民生·东至行动’落地落实。”大渡口镇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