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7版
发布日期: 2023年02月03日
父亲的勋章
􀳂陈先平
  新中国成立不久,家乡第一次征兵,已经28岁的父亲毅然报名参军。
  父亲过世时,我还很小,对父亲的原始记忆是缺失的。所见到的父亲照片,也仅是一张当年父亲与战友的2寸黑白合影。母亲指着照片左边那个人告诉我:“这是你大。”我就盯着母亲指的那个使劲看,父亲年轻时英武的样子从此就刻印在我心里。
  父亲报名参军时,我的爷爷奶奶都已过世,按照江南风俗停灵厝在地上,还没有安葬入土为安。父亲是爷爷奶奶唯一的儿子,他安葬好二老后,义无反顾地走进了军营。28岁报名参军,离家前尽到孝道安葬好父母双亲,这在当时四乡八寨引起不小轰动,大家都说陈伢子这一走恐怕是没想着活着回来了。长大后我也一直在想,父亲究竟是怎样的心情告别故土?我多少次想同与我阴阳相隔的父亲来一次心灵对话,来找寻蕴藏着岁月激情的答案。3年后,父亲穿着一身泛黄的土布军装回到了村子里,胸前没有如人们想象的那样挂满勋章。3年前,他毅然决然参军入伍,奔赴抗美援朝战场,没有任何顾虑。3年后,同样没有任何要求,完成战斗任务的父亲回到乡里。父亲如同一个孩子天经地义要承担对家的义务一样,他尽心尽力至真至诚地做到了,这应该就是我想找寻的那个答案,这无声答案应该就是一枚属于父亲的勋章。
  从战场回到家乡,父亲在生产合作社工作。母亲说,你父亲当年到县城开会,硬是靠着一双脚,整整走一天,为的是替集体节省从镇上到县城2元车费钱。大队会计要为父亲记上这来回途中两天工分,父亲没同意。父亲说,走路算不上出工,算不上出工就不能领工分。会计说你开次会就少了2天的工分,吃亏了。父亲说这谈不上吃亏不吃亏,当年当兵天天行军打仗,那是提着脑袋扛着枪在赶路,与打仗比起来,到县上开会赶点路算得了什么?
  父亲在生产大队做事的时候,大队部没有食堂,上面来人大都是安排到各家吃派饭,父亲常常是把人带到家里来招待,但又从不找公家按派饭来补贴。那时候家里口粮本就紧巴巴,招待积下来的亏空只能靠全家人从牙齿缝里省出来。母亲说,这是父亲的性格,也是他做人做事的规矩。父亲也知道母亲的难,常对母亲说,吃这个亏不冤。母亲深受父亲影响,同样信奉吃亏是福。因为家在茶区,我家吃的是按月定量供应的计划粮,就是全家省着吃,到了月底也还总有那么几天面临断饮的困境,向邻居家借点粮食应急也是常事。每次从邻居家借回来米,母亲都要亲手用自家米斗复量一遍,等还米的时候,再用自家米斗精确称量,每次量好了,母亲还要再添上一把。母亲说,人家肯借米给你是帮你解困,还的时候绝不能让人家吃了亏。
  后来,母亲来北京跟我们一起生活,还想方设法与老家的乡邻保持着联系,她总是担心村里人办红白喜事她得不到信就随不上礼。我理解母亲的牵挂,父亲追悼会的那天,四乡八寨的乡亲都赶来了,生活拮据的乡邻带来了家里的粮食和各种物什,帮着料理父亲的葬礼。这么多年来,不论生活多么艰难,母亲一直在还这份情,不论是谁家办什么事,母亲一定是要随上一份礼,有时候实在没有东西可以拿得出手,母亲就想办法给办事的人家挑水送柴。我们村一到秋冬季节就严重缺水,村里那口老井残存的泉眼一个昼夜也就接七八担水里,吃水大都要从4里外河里挑。母亲总是提前好多天就开始准备,一天天把水用水缸储备起来,等到邻里家办事时好把水送过去,村里人称之为“水礼”。
  一直低调平凡的父亲也有值得自豪骄傲的辉煌。父亲复员回到村里,带领乡亲们开始了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荒坡上植树种茶,经过近5年艰苦奋斗,大山深处偏僻村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958年,周恩来总理签发奖状,嘉奖大山营为农业生产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如此殊荣,让山村沸腾,母亲说平常寡言少语的父亲难得在那些日子说了不少话,难抑自己的兴奋与喜悦。获此殊荣整整52周年后的2010年,市里提议在大山村修建一座荣誉坊,邀我为荣誉坊写篇铭文,以表达对创此殊荣前辈的敬重与思念。我深感荣幸与激动。回想起母亲说起的父亲的喜悦,怀着对父亲那辈人的深深敬意,深情写下这段文字:地以人而名,人以地而重。盖大山儿女,建国之初,党旗之下,艰苦奋斗,植树种茶,使昔日贫穷之山村山黛水蓝,成为闻名遐迩之茶乡,1958年荣膺全国“农业生产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之殊荣……
  这不只是写给父亲的,更是写给父亲那辈为家乡建设付出毕生心血的父老乡亲。
  父亲百岁生辰时,远在京城的我,趁着这寂静的夜色,写下这些文字,感念父亲在短暂平凡岁月里写下的朴素真挚的生命赞歌,感谢父亲以特殊的方式给予我的无言教导。

Copyright © 2006-2008 chiznews.com
  主办单位:池州日报社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东湖中路315号 联系电话:0566--2037332 PostCode:247000
  备案号: 皖政新办备06018号 ICP号:皖ICP备 0600904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