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2月28日
努力办好池州特色现代职业教育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入选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试点项目。□记者唐馥娴
近日,安徽省教育厅对2022年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市县督查激励评审推荐结果公示,我市职业教育首次位列激励榜单。
2022年是池州职业教育蜕变、新生的一年。一年来,我市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投入之大前所未有、措施之强前所未有、变化之显著前所未有。全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落细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持续夯实基础,补齐短板,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努力为池州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统筹谋划,打造“一体两翼”职教布局
紧紧围绕国家和省关于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部省共建等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高站位推进全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市领导多次调研和召开专题会议,出台方案和办法,完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工作,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秉承“大职教”理念,我市按照“组合抱团、整合资源、错位发展”的思路,优化职业院校布局:整合市属中高职院校资源,在安徽交通技术学校挂牌成立池州职业技术学院东校区;贵池、东至先后启动新校区建设,通过把校区建在园区、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实现教育链、专业链、产业链、人才链有机衔接,基本形成了“以高职为引领、市属中职学校为龙头、中高职一体化发展”的“一体两翼”职业教育新格局。
在这一轮职业教育布局调整中,各职业院校得到扩优提质发展。全市统筹政府专项债2.44亿元,支持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校、贵池区职业学校实训实践基地及新校区建设;安排现代职业教育资金1150万元,购置设备360台(件)、图书3.5万册,完成校舍改善项目7个,改造面积1.23万平方米;对照省级A类学校标准,总投资6亿元、占地面积370余亩、总建筑面积11.69万平方米的东至县职教园区正式投入使用;拟投入资金3.16亿元建设的贵池区职业学校东部新区完成一期工程封顶;池州生态经济学校校外实习基地项目加快实施;5所公办中职学校全部通过安徽省B类学校办学水平评估。
整合资源,推进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理论和技能水平,更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加专业、稳定的保障。为此,我市整合既有资源,联合当地高校与中高职院校,推动池州学院与市经开区联合建设兼具“生产、教学、研发、创新创业”功能的半导体产业学院。同时,大力支持池州技术学院、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分别与池州学院、安徽医科大合作试办本科专业。
此外,指导中高职院校围绕12个专业开展“3+2”人才联合培养,合理布局高职中专分校,推动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2022年,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招收本地优质学生294人,较上年度增加92.16%;全市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1%;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99.15%;全市高校毕业生留皖率达60.24%。
同频共振,对接产业需求培养人才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职业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只有校企间深度融合,人才产出才能实现“适销对路”。
为此,我市以前沿创新基地、高水平专业群、省级优质专业为引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打造高素质职业技能师资队伍,实现了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围绕做大做强我市支柱产业,成功申报安徽省半导体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依托池州学院、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市经开区和园区半导体行业,筹备共建池州市半导体产业学院,按照“校中企、企中校”模式,计划新建4000名学生办学规模的基础学院、产业学院,将其打造成立足“三区”、服务池州、辐射安徽、叫响全国的半导体产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的前沿创新基地。此外,现代化工材料产业学院正在紧张筹建中。
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积极与沪苏浙等地院校开展合作。池州学院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合作开展专升本联合培养;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牵头成立全国首个省级全生命周期卫生健康职业教育联盟;池州职业技术学院与上海城建学院开展合作办学,柔性引进长三角地区10名知名专家,支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池州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成功入选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试点项目。
全面推广中国特色学徒制、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对接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文化旅游创意等八大新兴产业需求,以及招商引资落地项目,为企业定向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2022年,池州职业技术学院、贵池区职业学校、池州工业学校3所院校全面推广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贵池区职业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新增订单班2个,全市6所中职学校1+X证书制度参与率达到100%。
持续发力,赋能区域产业提档升级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也是服务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新时代背景下,通过改革发展,我市职业教育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理论知识与实战水平兼备的复合型专业技能人员,为企业增值赋能、服务区域产业提档升级,有效促进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高质双赢发展。
加快民生领域紧缺人才培养,组织开展养老人才技能培训2227人/次、家政培训220人/次。培育农村技能型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先后组织新型职业农民返乡创业、雨露计划等各类培训1294人/次。投入资金108.35万元,推进安徽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培育库3个涉农项目建设。组织第25届推普周系列活动,开展语言文字助力乡村振兴专项培训,实现了推普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我市将以此次省政府督查激励为契机,深入学习领会新职业教育法和《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紧紧围绕国家及省、市各级关于职业教育的部署要求,坚持职业教育类型教育定位,以促进高水平就业和服务产业需求为导向,以教育质量为生命线,以产教融合为路径,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突出问题导向,完善政策措施,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与能工巧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