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5月16日
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唐馥娴)近日,我市中小学开展以“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防灾减灾宣传周系列活动。
拓宽宣传平台,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利用国旗下讲话、显示屏、班班通、大屏幕、公众号、校园广播等媒介,向社会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推动防灾减灾知识和政策法规“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通过组织师生现场观摩学习、举办专题知识讲座、开设专栏专题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文化宣传活动。
召开主题班会,增强防灾减灾认知。通过教师讲解防灾减灾知识、观看视频等形式,让学生对防灾减灾有进一步的认知,利用一桩桩案例,以案释法,以案施教,引导学生树立防范灾害意识,消除麻痹大意心理。学生们积极讨论、认真学习有关防灾减灾知识,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深入开展排查,消除灾害风险隐患。对教学楼、实验楼、办公室、食堂、操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全面排查,对用电设施、通信设备、炊事用具、灭火器、消防栓等进行全方位、地毯式排查,切实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对发现的风险隐患,立即采取防范治理措施,及时消除隐患。在大排查活动中,强化相关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和疏散逃生能力,做到会使用消防设施器材,能够及时发现警情,现场处理初期火灾,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开展疏散演练,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在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前夕,东至县大渡口中学和青阳县第三小学组织开展了应急疏散演练。随着警报拉响,各班同学在各楼层老师的指挥下,按照预定逃生路线紧急疏散,几分钟之内,教学楼内所有师生全部安全撤离。整个演练过程紧张有序,达到了预期目的。
系列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全市中小学师生进一步增强了“防灾减灾、从我做起”意识,提高了在灾害中逃生自救互救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创建平安校园夯实了基础。
拓宽宣传平台,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利用国旗下讲话、显示屏、班班通、大屏幕、公众号、校园广播等媒介,向社会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推动防灾减灾知识和政策法规“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通过组织师生现场观摩学习、举办专题知识讲座、开设专栏专题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文化宣传活动。
召开主题班会,增强防灾减灾认知。通过教师讲解防灾减灾知识、观看视频等形式,让学生对防灾减灾有进一步的认知,利用一桩桩案例,以案释法,以案施教,引导学生树立防范灾害意识,消除麻痹大意心理。学生们积极讨论、认真学习有关防灾减灾知识,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深入开展排查,消除灾害风险隐患。对教学楼、实验楼、办公室、食堂、操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全面排查,对用电设施、通信设备、炊事用具、灭火器、消防栓等进行全方位、地毯式排查,切实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对发现的风险隐患,立即采取防范治理措施,及时消除隐患。在大排查活动中,强化相关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和疏散逃生能力,做到会使用消防设施器材,能够及时发现警情,现场处理初期火灾,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开展疏散演练,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在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前夕,东至县大渡口中学和青阳县第三小学组织开展了应急疏散演练。随着警报拉响,各班同学在各楼层老师的指挥下,按照预定逃生路线紧急疏散,几分钟之内,教学楼内所有师生全部安全撤离。整个演练过程紧张有序,达到了预期目的。
系列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全市中小学师生进一步增强了“防灾减灾、从我做起”意识,提高了在灾害中逃生自救互救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创建平安校园夯实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