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3年08月17日
山水间·醉里头民宿:城市里的“诗和远方”
  □记者 汪玉
  “推开厚重的木门,梧桐树下有人家,开窗所见是精致的园林,我仿佛再一次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8月16日,芜湖游客顾雯洁在朋友圈里写下自己夜宿池州山水间·醉里头民宿的体验。之所以是“再一次”,是因为她在2年前的冬季就曾到访过这里,她说,希望自己能感受池州的四季。
  民宿主人何俊锋是一名“老贵池”,沉迷于研究池州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他对小顾的感受感到十分欣慰,这正是他孜孜以求想要表达的经营理念。
  “我们民宿开在主城区黄公酒垆饭店后面的古井文化园里,重现了古代‘前有店,后有坊’的居住格局,四季有序,院中存雅。”何俊锋告诉记者,民宿秉承着自然与人文相互辉映设计理念,自2018年开业以来,吸引众多国内名人和北上广等地游客,争相前来体验。
  叩开主城区翠微路一处木门,古井文化园的景致尽收眼底,黄公井所在的井院正对着的杏花亭,湖面上倒映着徽派亭楼,锦鲤徜徉在石板桥下,鲜花应时应景次第开放。园子里700平方米的民宿建筑里,23间客房按照古人喝酒时呈现的状态,分为微醺、上头、正酣三个板块。“我们尽可能地把民宿融入这片园子,而不留痕迹。”何俊锋介绍,民宿建筑保留经典徽派风格的青瓦白墙,客房内的原木家居没有过度的精雕细琢,让其保留自己原本的模样。
  “感觉很自在,很适合我在这里发呆和放空。”游客孙启明来自北京,他说在这里像是住进古时江南一户大户人家的后院,也像是回到儿时暑假里的四合院,闹中取静不觉拘束。在“微醺”客房的门前,老旧的水缸用来养荷花,搁浅的木船被种上花草,树上悬挂着淘来的旧鸟笼……随处可见带着童年回忆的老物件以另一种方式重获新生,且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何俊锋有着浓烈的家乡情怀,他说希望能借助民宿这个平台,讲好池州的历史故事。“除了李白和杜牧,还有李清照、屈原等都来过池州”“岳飞到过的翠微亭就在齐山顶上”“陶渊明当年的隐居地也在池州。”茶桌前,餐厅里,何俊锋爱和游客聊天,聊着聊着就“上头”了。
  如何把池州的人文历史宣传出去?光靠自己耍嘴皮子可不行。
  2018年,何俊锋在合伙人赵普的建议下,开始在民宿里不定期举办雅集活动。“邀请国内名人来池州,在特殊的节日里,效仿古人在园子里吟诗作赋。”何俊锋向记者介绍,举办第一场雅集活动时,现场气氛热烈,网络直播的流量更超过了30万人次。
  “依托举办雅集活动,让名人们来感受池州的历史文化,也借助他们的人气来推介池州。”4年多来,在醉里头民宿里,共举办雅集活动16场,线下参与人数1358人次,线上直播流量超过300万。何俊锋说,雅集活动的举办吸引了民宿客流,提升的是民宿的文化附加值,但他更希望能形成品牌效应。
  夜幕降临,游客们走出客房,或徜徉在园子里赏景纳凉,或在梧桐树下的茶室里抚琴品茗。今年以来,山水间·醉里头民宿共接待游客371人次,成为众多年轻群体二次“打卡”地。
  “作为一家城市民宿,希望能成为游客们在池州的家,甚至吸引他们和我们一样,爱上池州,在池州落地生根。”谈及未来的奋斗目标,何俊锋充满激情。

Copyright 2023 池州市传媒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566-2316660 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566-2029950 举报邮箱:czxwwyx@163.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6-2029950 地址:池州市贵池区长江南路与石城路交叉口广电大楼 机关纪委的电话:0566-2029950

版权所有:池州市传媒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4120220004 联系电话:0566-2317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