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7版
发布日期: 2023年08月18日
翎羽之间
􀳂王征桦
  从卫星地图上看青阳县的丁桥镇,犹如一只美丽的凤凰。丁桥是凤凰的头部,柯冲、杨西冲、严家冲、茗山冲是她的翎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只凤凰的翎羽上,都饰有引人注目的尾屏:明塘水库、杨西冲水库、汤冲水库、石壁村水库等等,它们都如同宝石般的碧绿剔透。新时代的丁桥镇,作凤凰之舞,最灵动的部分还是它的翎羽。
  柯冲是个古村,是其中的一支翎羽。
  每到一个古村,我都要去看看古宅。但在柯冲,古宅已经不多了,也许当年在这里有绮罗日暖的大户宅院,有致仕归来的官宦人家,但现在已不复存。时光总是不动声色地,改变着事物的面貌,即使它是一个村庄。
  但我还是找到了古村的筋骨。它就是古宅的旧址和数条保存完好的青石街道,这些青石街道,把村庄划分为若干个区。隔着一条小溪,村子后面是一片开阔地,村民们说,这原是牲畜的居住区,是牛猪鸡鸭圈养地。在久远的时候,村里的人就有了这样的规划意识和卫生意识,实在难得。村庄的朝门楼至今犹在,它的雕梁画栋依然自信地表现着工匠们的精湛技艺。这些栋梁的斑驳色泽和布满灰尘图案,削弱了它们往昔的尊严。在朝门楼的旁边,也许是原来的屋主人,又竖起了一幢新式的小楼——落地窗、铝合金、防盗门、全是现代的色彩,强烈的审美差异,让人恍如隔世。
  青石街道由村内向村外延伸,就成为古徽道。柯冲的章家,每一代人都有走出大山的冲动。他们订立了一条规矩,就是只要是哪一家添了人丁,哪一家就要自觉地在往山外的道路上铺一块石板。数百年下来,由柯冲出发的青石板路已经越过牛山,到达木镇,最长时有几十公里。如今,古青石板路早已毁坏,但我们仍可寻找到它的踪迹。古徽道阅尽了人间万象,印记下柯冲人的情趣和襟怀,虽然被废弃了,但它百年积结的氤氲不散、让人恍若在蒙蒙的雾气中,依稀可见行走的脚步。
  溪流环绕着村庄。在村口,小溪上两座石桥,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座拱桥形如弓,一座是平桥,形如箭镞。这也算是一个隐喻,在柯冲的村史中,战乱数次波及,但柯村人手执秦弓,一次次在血与火中生存下来,繁衍不息。两座桥梁组合成一支拉满弦的弓箭,就是他们血性的象征。七十多年前,著名的柯冲伏击战就发生在这里。当时柯冲人打探到鬼子可能来村征粮,就及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新四军。新四军接到消息,火速来到柯冲,侦察了周围的地形,在关公庙前先行埋伏。第二天鬼子来了约百余人。当鬼子进入伏击点时,新四军用手榴弹炸得鬼子人仰马翻,打得鬼子落荒而逃。这次伏击中,柯冲人全村出动,拿着扁担锄头、铁锹棍棒,参加了战斗。
  另一支翎羽是石壁村。
  从柯冲返回再向东,可以望见左边的山上,有一块巨大的石壁,刀劈斧削般,耸立在眼前。这个冲击着人们视觉的巨崖,是通往丫山的标志性景观。
  我们来到石壁之下,由于石壁的高大,光线陡然弱了下来。村人们都迁居到城中去了。他们锁住了大门,义无反顾地离开了村庄。门锁锈蚀,去的人已经很久了,有的人甚至不再回来了。壁下是青青翠竹,泉水从翠色中来,哗哗地闪着白光。水边生长着几棵高大的苦楝树,它刚刚开花,苦楝花曾是贫穷苦难的花朵,但如今它的花朵应该是明澈的、有着没有奢华的本真和从容。
  石壁霉豆子是石壁村的特产,是青阳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七项传统手工保护、传承和发扬的技艺中,石壁霉豆子是其中之一。它的原材料以黄豆为主,制好的霉豆子中,放入姜蒜,辣椒酱,在煮饭的时候,放在饭头蒸热,就成为一道美味的下饭菜,入口软而滑腻,味道鲜美。霉豆子有非常好的佐味作用,如果用它炒腊肉,蒸仔鸡,那腊肉和仔鸡就变成了天下最好的美味。照理说,这种霉豆子的制作,并没有特别的难度,什么人都可以做,但为什么只石壁村的人做得最好吃?朋友见我一脸惶然,笑了:你就想想为什么只有赤水河的水才能酿造茅台,就明白了。
  一个特产的形成,除了手艺外,还有它所处的环境。遗憾的是,春天并不是制作石壁霉豆子的季节,我想品尝它的美味,这一次算是无缘了。
  从甘家祠堂到天屏村,再到明塘村,穿冲而过,可以直抵铜陵的凤凰山下。这是最长的一支尾羽,明塘水库仿佛是它的尾屏。
  这种清凉的感觉把我们带到天屏村杨西冲。在我看来,杨西冲是这一支翎羽中最闪亮的部分。在杨西冲,我们嗅到的却是另一种气息,它和普通的村气不同,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气息。
  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一进村子,映入眼帘的是三根高大的旗杆,黄色的旗帜上写着“杨西冲”三个大字。旗杆下面是乡人纪念甘姓名人事迹的旗杆夹和旗鼓,上面阴刻的字迹清晰可见。传统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有了探究村庄历史的冲动。杨西冲贤达之士迭出,近代更是涌现了许多学者和有识之士。他们成为家族的骄傲,也成为家族的旗杆,激励着人们不断地上进。
  这的确是一个全新的村庄。卧龙溪穿村而过,屋瓦是新换的,亭阁是新刷了漆的,石灰墙是新的,即使有点老旧的房子,也在外墙贴上了瓷砖。高大的房屋中间,有一个老旧的、用泥土筑起来的屋子。它的外墙有别于村里所有的建筑,依旧是斑驳的,没有任何的粉饰。原来这是土地改革时期的建筑,它是杨西冲的第一所新式小学,后改为农民夜校,最多时有六十多人在此学习,许多杨西冲人就在这里开始识字、脱盲。现在它已被改作杨西冲的“乡村会客厅”,成为村里的图书馆。不管它和村里的其他楼房是多么的不协调,人们也愿意把它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与其说是一种纪念,倒不如说是一种藏于内心的温暖。我还喜欢那些农家粉墙上的画。在杨西冲的每家每户的粉墙上,都有一幅宣传画,画的是移风易俗、节俭孝亲的内容。据说出自一位年轻的姑娘之手。画风虽然拙朴,看起来却妙趣横生。
  茗山冲是这只凤凰的一支红色翎羽。
  到达茗山冲时,已是下午时分。斜阳从高大浓密的树木中漏下,光线顿时暗了许多。溪流潺潺,古木参天,茗山冲虽是一条逼仄的山冲,但山光水色,早把这里一切都打开了。
  茗山冲的茶树,是受了日月风露的,修长的芽,嫩得能掐出水来。摘几片芽尖,放在手心里,一揉一搓,清香四溢。看见有的人家的畚箕里,摊开一大堆“青叶子”,想是上午摘的,现在平铺开来是怕走了茶味,只待晚上空闲时“杀青”。
  茗山冲是红色的山冲,抗战时期,它是新四军、游击队的重要根据地,在斗争中,新四军和茗山冲的人民结下了鱼水深情。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抗战时,新四军的后勤某部仓库,设在茗山冲的孙运丰家。一次面对日军在茗山冲的疯狂扫荡,游击队因需要转移,所以只带走部分物资。孙运丰沉着冷静,指挥家人,把笨重的机器巧妙地隐藏起来。日军突然闯进孙家,院前院后,四处搜查新四军伤员。正在这时,孙运丰的妻子方兰英忽然发现墙角边有一团擦洗过伤口的药棉,还没有打扫干净,她急中生智,抓起药棉塞进了嘴里,才化解了险情。为掩护皖南特委的同志,敌人把孙运丰的祖父打成重伤,将孙运丰和他的妻子以及他的祖父捆在一起,用粪瓢往他们头上浇水,但他们始终没有透露一个字。
  电影《渡江侦察记》中的刘四姐的艺术形象,描述的就是茗山冲刘四姐烈士。刘四姐在新四军北撤后,隐蔽身份从事地下工作,为游击队收集情报。一次,刘四姐在执行侦察任务时,被人尾随盯梢。她用手紧紧地抓住篮子里的手枪,准备同敌人拼了。就在这时,一位白发大娘猛然将刘四姐篮子夺回家去,顺势抓起一把扫帚朝着刘四姐边打边骂:“你在娘家蹲到现在才回来,还要不要家?”说完,将她拉进屋里摆脱了敌人,使她安然脱险。一九四七年,游击队在茗山冲遇敌,被敌人包围。刘四姐拿着游击队仅有的一支枪引开敌人,腿部被射伤。受伤后的刘四姐,终因体力不支,流血过多而光荣牺牲。
  除了孙运丰、刘四姐外,还有开辟敌后根据地、在渡江战役中累立战功的游击队长尹彬,还有给游击队送信、送饭、放哨的地下党员徐冬兰、孙金花等等,他们艰苦卓绝的斗争和英雄事迹,让茗山这个小小的山冲名扬四方。
  在茗山冲,有一个广场,在广场的后面,竖起了一面刻着革命斗争场面的浮雕的石墙,石墙上写着“茗山革命根据地旧址”几个大字。我们排成一排,站在石墙的前面,望着田野和村庄。石墙背靠着高大的青山,翠竹在风中摇曳,云朵在天上行走,只有青山静默,岿然不动。

Copyright 2023 池州市传媒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566-2316660 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566-2029950 举报邮箱:czxwwyx@163.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6-2029950 地址:池州市贵池区长江南路与石城路交叉口广电大楼 机关纪委的电话:0566-2029950

版权所有:池州市传媒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4120220004 联系电话:0566-2317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