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3版
发布日期: 2023年09月15日
“大托管”绘出农业丰收景
  □通讯员 董红艳
  金秋九月,稻谷飘香。9月11日一大早,马衙街道金山村的农机手潘新平驾驶着收割机在稻田里穿梭作业。去年,他承包了这片300多亩农田。今年初,他把这些土地流转给村里集中管理,转身一变,成了该村安徽畅通智慧农业有限公司的农机合作对象。
  安徽畅通智慧农业有限公司由金山村于去年年底成立。今年,该公司流转了村内1900余亩土地,采取整村“大托管”的新模式,从村里富有种粮经验的大户手上购买机械化服务。
  “过去,我这300多亩农田一年辛苦劳作下来,收入大概10万元。现在收入主要来自不同季节的农机耕作服务费了,总收入能多3到5万元。”田间忙碌的潘新平干劲十足。今年,安徽畅通智慧农业有限公司共种植水稻900亩,近10位村中的大户、耕种能手加入了农机合作,在设备上装配定位系统,根据市场服务行情,按面积结算劳务费,多劳多得,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
  在“大托管”模式下,不仅原来的大户满意了,村中的脱贫户、困难户心里也乐开了花。实行“大托管”以前,村里的包美珍老人一直忙于照顾自己残障的老伴,无力打理家中的几亩田地,无奈只能让它成为撂荒地。而今年,她在9月份便拿到了公司发的5000多元,这其中包括她流转土地的租金和在村里辣椒基地务工的收入。
  原来,土地集中后,金山村立刻请来了农技专家对土地性质进行评估,对各类土地进行了合理的种植结构分配,除了水稻外,还种植了350亩大豆、100亩朝天椒,其中辣椒亩产超过3000斤,带动村里50余名困难户、脱贫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现在多方受益,群众对‘大托管’的模式非常认可,也非常支持,我们要用先进的运营模式为村民增收致富。”金山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吴正德介绍,村民在“大托管”模式中,将收获“一地三金”——租金、薪金和分红的股金。
  “第一年,我们先把收益用在最需要的人身上。”吴正德说,今年金山村的水稻产量达110万斤,公司在结算租金劳务费后仍略有盈余,经过商量,村“两委”为全村177名老人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并为村中留守儿童暑期辅导班提供了场地和经费。
  金山村农业“大托管”的首年丰收,是贵池大力实施“两强一增”专项行动,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后的成果缩影。当前,贵池区在牌楼、唐田、马衙等镇街开展农业生产“大托管”试点,全区已试点面积12259亩。

Copyright 2023 池州市传媒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566-2316660 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566-2029950 举报邮箱:czxwwyx@163.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6-2029950 地址:池州市贵池区长江南路与石城路交叉口广电大楼 机关纪委的电话:0566-2029950

版权所有:池州市传媒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4120220004 联系电话:0566-2317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