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9月26日
人老心不老
一大早,妈妈敲开我房门:“起来吃饭啦。”
我揉揉眼睛,窗外晨光熹微,鸟鸣啁啾,一派祥和景象。
“这么早就吃饭了?我还在觉头上呢!”我半梦半醒地感慨,“嘎里(家里)的觉真好困(睡),都不晓得醒!”
“那日后再回来困(睡)吧。我今天还有事,吃早点。”妈妈说。
“哦,那好吧。”我爬起床,伸伸懒腰,来到堂屋,桌上已摆好我爱吃的稀饭和几样家常小菜。
“你吃过后在家陪老爸说说话,我办完事就回来。”妈妈一边嘱咐我,一边脱下套在身上的围裙,换上出门做客的行头。
我纳闷,平常回家,再重要的事妈妈都要推掉,抽出时间和我唠嗑。今儿怎么啦,没和我说上几句话就要出门,难道还有比她宝贝儿子回家更重要的事?这可不是她一贯的做派。
兄弟姐妹四个,我排行老小,从小就得妈妈的宠,结婚后,两个老人一直随我生活。十年前,因为工作调动,搬到城里,撇下两个老人住在乡下,只在节假日的时候回家看看。只要我一回家,就像我小时候围着她转一样,母亲寸步不离我左右,家长里短,嘘寒问暖,有着说不完的话,甚至我到邻居家吃个饭,到户外散个步,她都要跟着,生怕我走丢了似的。
我是昨天晚上开车回家的,累得不行,没来得及和妈妈说上几句话倒头便睡下了。
洗漱完毕,正准备吃早饭。看见妈妈站在穿衣镜前拢拢头发,拍打拍打衣摆,一阵打理后,又从衣袋里取出一枚红丝绸包裹的党徽,在胸前比划,转头冲着正在厨房里忙活的父亲:“老徐,过来帮个忙,把我的党徽戴上。”近些年,妈妈的手脚有些不灵便,眼睛也不太好使,穿针走线这类活儿还要仰仗父亲的帮忙。
父亲放下手上的活计,佝偻着身子慢悠悠地走过来,小心翼翼地接过母亲手掌中的党徽,别在母亲胸前:“看看,怎么样?是不是达到了你的要求?”
妈妈面向穿衣镜检视一番,笑着说:“嗯,还行!”
“又是去开党员会?”我瞥了母亲一眼。
“可不是呢。村支书说了,这次会议很重要,事关乡村振兴,关乎千家万户的利益,要求我们在家的党员都要参加。”
“你还不晓得你老娘?人老心不老,还像年轻时一样,哪次党员活动少得了她!”父亲说。
妈妈回过头说:“那是。作为老党员,面对党的事业要率先垂范,身先士卒,这是一个党员起码的权利和义务。”
母亲是有四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了。她出生在贫苦家庭,三岁时失去了父亲,和外婆相依为命,要不是赶上新社会,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到现在,她从小就对共产党有一种感恩的心。成年后,在生产队里参加劳动,和男劳力平起平坐,从来不落后,累活脏活抢着干。三十岁那年的腊月,作为妇女队长的她肚子里正怀着姐姐,临产状态,还在水库工地上挑土方,直到肚子疼得不行,才卸下肩上的畚箕,急匆匆地往家赶,不到一个时辰,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她还给姐姐取了一个难听的名字:库生。第二年,在组织的培养下,母亲成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加入党组织后,母亲始终高标准要求自己,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妈妈没有读过书,只是上夜校时认识了一些字,但她知道,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组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人民的幸福生活。
对于过组织生活,妈妈一向不含糊。有一次,老人住在我家,晚上接到村支书电话,说第二天要开党员会,我本来想给她请假,因为她来一趟不容易,希望她多住一段时间,尽点孝道。没等我开口,母亲坚决反对:“那怎么行?我到你这里来是经常的事,而现在村里在家的党员本来就少,再缺席,像什么话?”当晚,非要我开车送她回去,我拗不过倔强的老太太,怕伤了她的心,只好连夜把她送回老家。
匆匆吃过早饭,妈妈从房门背后拿出拐杖,准备出门。在门口,我叫住了妈妈,从衣袋里取出随身携带的党徽,也学着妈妈的样儿庄重地别到胸前,然后挺直腰杆,把手机递给父亲:“老爸,给我们娘儿俩照张相吧。”
父亲接过手机,调好角度,“咔嚓”,母子两代共产党员的形象定格到手机里。两张笑脸,两枚金灿灿的党徽!事后,我把这张相片冲洗好,放在办公室橱柜的醒目处。
我揉揉眼睛,窗外晨光熹微,鸟鸣啁啾,一派祥和景象。
“这么早就吃饭了?我还在觉头上呢!”我半梦半醒地感慨,“嘎里(家里)的觉真好困(睡),都不晓得醒!”
“那日后再回来困(睡)吧。我今天还有事,吃早点。”妈妈说。
“哦,那好吧。”我爬起床,伸伸懒腰,来到堂屋,桌上已摆好我爱吃的稀饭和几样家常小菜。
“你吃过后在家陪老爸说说话,我办完事就回来。”妈妈一边嘱咐我,一边脱下套在身上的围裙,换上出门做客的行头。
我纳闷,平常回家,再重要的事妈妈都要推掉,抽出时间和我唠嗑。今儿怎么啦,没和我说上几句话就要出门,难道还有比她宝贝儿子回家更重要的事?这可不是她一贯的做派。
兄弟姐妹四个,我排行老小,从小就得妈妈的宠,结婚后,两个老人一直随我生活。十年前,因为工作调动,搬到城里,撇下两个老人住在乡下,只在节假日的时候回家看看。只要我一回家,就像我小时候围着她转一样,母亲寸步不离我左右,家长里短,嘘寒问暖,有着说不完的话,甚至我到邻居家吃个饭,到户外散个步,她都要跟着,生怕我走丢了似的。
我是昨天晚上开车回家的,累得不行,没来得及和妈妈说上几句话倒头便睡下了。
洗漱完毕,正准备吃早饭。看见妈妈站在穿衣镜前拢拢头发,拍打拍打衣摆,一阵打理后,又从衣袋里取出一枚红丝绸包裹的党徽,在胸前比划,转头冲着正在厨房里忙活的父亲:“老徐,过来帮个忙,把我的党徽戴上。”近些年,妈妈的手脚有些不灵便,眼睛也不太好使,穿针走线这类活儿还要仰仗父亲的帮忙。
父亲放下手上的活计,佝偻着身子慢悠悠地走过来,小心翼翼地接过母亲手掌中的党徽,别在母亲胸前:“看看,怎么样?是不是达到了你的要求?”
妈妈面向穿衣镜检视一番,笑着说:“嗯,还行!”
“又是去开党员会?”我瞥了母亲一眼。
“可不是呢。村支书说了,这次会议很重要,事关乡村振兴,关乎千家万户的利益,要求我们在家的党员都要参加。”
“你还不晓得你老娘?人老心不老,还像年轻时一样,哪次党员活动少得了她!”父亲说。
妈妈回过头说:“那是。作为老党员,面对党的事业要率先垂范,身先士卒,这是一个党员起码的权利和义务。”
母亲是有四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了。她出生在贫苦家庭,三岁时失去了父亲,和外婆相依为命,要不是赶上新社会,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到现在,她从小就对共产党有一种感恩的心。成年后,在生产队里参加劳动,和男劳力平起平坐,从来不落后,累活脏活抢着干。三十岁那年的腊月,作为妇女队长的她肚子里正怀着姐姐,临产状态,还在水库工地上挑土方,直到肚子疼得不行,才卸下肩上的畚箕,急匆匆地往家赶,不到一个时辰,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她还给姐姐取了一个难听的名字:库生。第二年,在组织的培养下,母亲成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加入党组织后,母亲始终高标准要求自己,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妈妈没有读过书,只是上夜校时认识了一些字,但她知道,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组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人民的幸福生活。
对于过组织生活,妈妈一向不含糊。有一次,老人住在我家,晚上接到村支书电话,说第二天要开党员会,我本来想给她请假,因为她来一趟不容易,希望她多住一段时间,尽点孝道。没等我开口,母亲坚决反对:“那怎么行?我到你这里来是经常的事,而现在村里在家的党员本来就少,再缺席,像什么话?”当晚,非要我开车送她回去,我拗不过倔强的老太太,怕伤了她的心,只好连夜把她送回老家。
匆匆吃过早饭,妈妈从房门背后拿出拐杖,准备出门。在门口,我叫住了妈妈,从衣袋里取出随身携带的党徽,也学着妈妈的样儿庄重地别到胸前,然后挺直腰杆,把手机递给父亲:“老爸,给我们娘儿俩照张相吧。”
父亲接过手机,调好角度,“咔嚓”,母子两代共产党员的形象定格到手机里。两张笑脸,两枚金灿灿的党徽!事后,我把这张相片冲洗好,放在办公室橱柜的醒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