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7版
发布日期: 2023年09月01日
开学带把锄头来
􀳂刘强
  多年前,我就读的小学基础设施极其简陋。低矮的校舍,没有操场,校园内全是土质地面。漫长的暑假结束后,校园里杂草丛生,野蔓萋萋,使人不禁想到“园中何所有,杂草青离离”的诗句。
  9月1日报到,在发新书时,老师边看花名册边交代:“领到新书就可以回家了,明天正式开学,记得带一把锄头来校。”花名册上,老师早已作了细致分工,哪些人带锄头、哪些人带铁锨,哪些人带竹筐,还有哪些人带扁担。
  全校师生开学第一课就是对长错了地方的野草展开一次“歼灭战”,要求“寸草不留”。“歼灭战”中锄头是主要武器,大部分同学被要求携带,我就是其中一员。
  次日,各种工具被带到学校,在班级门口错落有致地摆放,大锄小锄、竹筐簸箕、宽窄扁担,校园成了“农具博物馆”。校长迈着阔步,一步一米,将“荒草地”平均分隔成数块,分配给各个班级。随后,校长召开了新学期首次师生大会,不谈暑假作业,不谈教学计划,只谈“根除草患”。校长强调,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早拿下阵地者早回家。
  “战斗”开始,只见烈日下人头攒动、烟尘滚滚,“嚓嚓”锄草声、嬉笑声、震地脚步声、指挥叱喝声,如万马奔腾,若骤雨敲瓦,人声鼎沸,仿佛是抢收抢种的劳动场面。同学们争先恐后,在“暑假你晒黑了”“你锄草技术不如我”的争论中,各种杂草应声倒下。老师们分散在同学们之中,一边指挥战斗,一边提醒安全。一会儿工夫,师生们满是灰尘的脸被汗水冲成了几条溪流,像是戏剧舞台上的小丑,滑稽而可爱。
  作为农家孩子,我们能从锄头上看出一些“科学知识”。记得许松带来的锄头有些生锈,不够光亮,我们就判断出他暑假没怎么干农活,有道是“锄头不锄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许松面红耳赤,极力辩解:“我家锄头多,这把是备用的。”
  劳动中,老师只正面夸人。比如,他夸赞杨林的家风是勤俭、正直,原因是杨林带来的锄头锄面雪亮,柄把笔直、表面光滑,给人感觉这把锄头很干练,如同他的父亲一样。
  用不了半天,杂草除去,校园内恢复了平坦。次日放学后,我们又可以在地面上滚铁环、抛玻璃球、跳房子,玩各种游戏了。学校虽简陋,快乐却无限,知识更无涯,我们用一把锄头,凿平了新学期的求学之路,打开了通往知识宝库的大门。

Copyright 2023 池州市传媒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566-2316660 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566-2029950 举报邮箱:czxwwyx@163.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6-2029950 地址:池州市贵池区长江南路与石城路交叉口广电大楼 机关纪委的电话:0566-2029950

版权所有:池州市传媒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4120220004 联系电话:0566-2317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