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7版
发布日期: 2023年09月01日
生命中最初始的美感
􀳂袁浩
  一个秋日的上午,秋阳高照,暑气已消。我,一个鼻孔里成天嗅惯了各种秋庄稼味道的乡村少年,被家人给牵进了村小的大门。从此,我像家中那头小犍牛犊子一样被父母扎了牛鼻环子,天天和村里其他孩子们一起上学、放学穿行于乡土路上。
  父母将我交给的老师姓彭,背地里他们都还尊称其为彭先生。那时候彭老师大概四十多岁年纪,穿着一身蓝色中山装,戴着一副厚厚的近视镜。我对我的启蒙老师印象最深的便是他那蓝色中山装的左上口袋里插着两支熠熠闪光的钢笔。彭老师的这两支钢笔一支能写出蓝色墨水,一支能写出红色墨水,当然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彭老师不苟言笑,报到之后便将我安顿进了教室。接下来发新书,我们便念书上课。一个七八岁的孩子,第一次接触到崭新的铅笔和散发着油墨香气的新书本,这一切令我兴奋不已。
  上课的时候,我们学生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跟随彭老师一起大声读书。他读一句,我们就跟着也齐声读一句。全班清脆的童音齐刷刷的读书声响彻在了村小学校的上空。在安静的乡村,这声音格外悦耳动听。就连天空中飞过的几只小鸟雀也被吸引,停留在小学校后面的那棵老槐树上,久久不肯离去。
  小学校原本不是学校。曾经是村里一户地主人家的大宅院,后来村里给改造成了学校。小学校的教室青砖灰瓦,砖缝里斑斑驳驳长满了苔藓,屋脊顶上高高站立着几株毛咕咕草和几棵荒生着的杂树、野棉蒿,直插云天。这是现在我对小学校仅有的一点记忆,但它却让我们这群孩童生长出许多的快乐故事。小学校办公室的门前,还生长着一棵高大挺拔绿油油的松树,其间最大的一棵松树枝丫上系有一口大钟。对于我们来讲,那口钟再重要不过了。钟声一响,不管我们原先干什么都得赶紧往小学校的教室里跑,因为老师马上就要开始上课了;钟声再一响,我们立马又会炸豆子似的一个个冲出教室,跑向乡野的四面八方。因为下课了,我们便可以肆无忌惮地疯耍。
  从小学校放学回家,每天都要经过一个叫花桥的庄子。这是我老家村子里最好听的一个村庄的名字了。外人猛一听,这一定是一个有着雕龙画栋古朴大桥的村庄。其实则不然。记忆中,这个村庄的南面有一座破破烂烂的老旧木头做成的浮桥,通向村庄之外的世界。那时,花桥村东头一户人家喂养了一条强悍的大黄狗。那条狗特别欺生,每每我们从他们家门前经过,它都会龇着牙,嚣张地冲我们吼叫着。
  那个时候,我们除了怕小学校里威严的老师,最怕的就是花桥庄东头的那只大黄狗了。每次上学放学经过那里,我都胆战心惊如履薄冰。一个同村高年级的同伴对我说,遇见大黄狗时千万别慌张,要镇定,大大方方好像看不见它一样慢慢往前走,它就不会吼叫了。照此行事,此后再路经此处果真相安无事。虽然每次大黄狗还会叫嚣几声,但也许是熟悉的缘故吧,明显好多了。为了壮胆,每次路过那户人家的时候,我们每人还是要紧紧地握着一块砂浆石或者土疙瘩在手,直到走出老远才敢扔弃。
  自从进入学校的门,作为一个乡村孩童,我们在快乐玩耍之余,也多了一项天天要做的正经事情——温习功课。
  周末的时候,我和同村的孩子常常聚集在一起写作业。那个时候,农家没有专供孩子写作业的桌椅板凳。我们经常围坐在我家的小饭桌前,铺展开书本,安静地沉浸在书写作业的氛围之中。农家餐桌之上饭菜的余味与新课本、作业本的墨香味有机地混杂在一起,有着一种说不出的特殊气息。
  那个时候,乡村少年读书所有的乐趣一是可以结识小村之外更多的玩伴;二是在学习上,盼望着能得到老师一句微乎其微的口头褒奖。如果能得到这样的口头褒奖,我们会欢快得如一只小山雀,会蹦跶好多天。

Copyright 2023 池州市传媒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566-2316660 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566-2029950 举报邮箱:czxwwyx@163.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6-2029950 地址:池州市贵池区长江南路与石城路交叉口广电大楼 机关纪委的电话:0566-2029950

版权所有:池州市传媒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4120220004 联系电话:0566-2317932